討論主題:法國電影新浪潮
讀本:《法國電影──從誕生到現在》
[法]朗佐尼著,王之光譯,北京,商務,2009
1.背景 p.169-174
a. 預付款制度(avance sur recette)
b. 阿爾及利亞戰爭(1954-1962)
c. 政經震盪、要求改善勞資關係
d. 結構主義(Structualism)的興起
e. 電視機與音響的影響
2.初期風格、兩位攝影師 p.175-176
a. 低預算製作
b. Henri Decaë –搖攝(Pan)、移動拍攝
c. Raoul Coutard –手持攝影(Hand-held camera)、快速感光
d. 直接錄音、自然光、實錄電影(cinéma vérité)
3.《電影筆記》、作者論、左岸派 p.180-183
a. 攝影機寫作論(le camérastylo)
b. 導演監管所有電影基本元素,不僅以編劇、文本衡量
c. 左岸電影藝術家(cinémastes rive gauche)
d. 蒙太奇(montage)理論、剪輯、敘事重構
4.新浪潮的崛起 p.183-186
◎路易‧馬盧(Louis Malle)(1932-1995)
1957《通往絞刑架的電梯》(Ascenseur pour l'échafaud)
Miles Davis、新的黑色電影審美、反殖民化、反現代化
◎克勞德‧夏布洛(Claude Chabrol)(1930-2010)
1958《表兄弟》(Les Cousins)
巴黎學生生活、社會揭露
◎法蘭索瓦‧楚浮(François Truffaut)(1932-1984)
1958《四百擊》(Les Quatre Cents Coups)
正面拍攝、懸而未決……
◎尚盧‧高達(Jean-Luc Godard)(1930- )
1963《輕蔑》(Le Mépris)
Brigitte Bardot、反商業電影、現代主義、敘事技巧
◎阿涅斯‧瓦爾達(Agnès Varda)(1928- )
1962《克萊奧的五點至七點》(Cléo de 5 à 7)
電影時間、視覺圖像創造擺脫傳統劇本
◎克勞德‧勒路許(Claude Lelouch)(1937- )
1969《男歡女愛》(Un homme et une femme)
攝影美學、宏大視角、流暢度、持續手提攝影、華麗、即興
左岸派
◎亞倫‧雷奈(Alain Renais)(1922- )
1961《去年在馬倫巴》(L'année dernière à Marienbad)
重複、繁衍、推軌、時間與記憶概念、隱晦、想像
◎瑪格麗特‧莒哈絲(Marguerite Duras)(1914-1996)
1973《印度之歌》(India Song)
聲音與畫面關係
◎阿蘭‧羅伯-格里耶(Alain Robbe-Grillet)(1922-2008)
1983《漂亮的女俘》(La belle cap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