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觀光客的凝視

 

與談人吳皓雲《中世紀的旅人》

《中世紀的旅人》 諾伯特‧歐勒(Norbert Ohler)著

報告人:渴望旅行的吳皓雲

* 作者介紹

* 曾任教於德國弗萊堡大學歷史學系,著有多部專論中世紀文化的書籍。

* 《大教堂》、《朝聖徒手仗與干貝殼》、《死亡與中古世紀》、《中古世紀的戰爭與和平》、《弗萊堡大教堂》等等。

* 《中世紀的旅人》是最為暢銷的作品。

* 本書內容

* 第一部 背景與條件

* 位置與氣候

* 乘騎動物、役畜與馱獸

* 水路與陸路交通

* 宗教活動、通商與信息傳遞

* 旅行的速度

* 統治與律法

* 交通條件的改善

* 高山上的旅行

* 新發明

* 地理考察

* 離別、抵達、返鄉

* 第二部 遊歷文獻與旅人見證

* 導讀

* 中古時期,大部分西歐農民的一生就在方圓二十五平方公里中度過。

* 城市興起後,開始出現較大規模的空間移動。

* 研究中世紀的旅行,其實在許多筆記小說中就有相關的記載。例如,喬叟(Geoffrey Chauser, 1340-1400)的《坎特伯里故事集》。

* 由喬叟的經歷可知,當時旅行的動機不外乎:戰爭、外交。例如十字軍東征。

* 商業更是重要的旅行動機。空間移動越大,所獲得的利潤也較越高。十二世紀以後,以商業為主的海上航行越顯頻繁。北歐的「漢薩同盟」(Hansabund)。

* 閱讀本書之前

本書是針對有興趣了解早期旅行的實際面貌,但同時對現代旅行獨一無二的「機動性」有所質疑的讀者而寫。

* 作者所處理的不只是中世紀的人「如何」旅行,更重要的是探討歐洲人看待外地人及外地習俗的觀點、陌生事物對旅人的影響以及旅人的反應等。

* 本書的空間範圍以歐洲為主,但也提及了拜占庭、伊斯蘭、遠東及西印度

群島。時間上則以法蘭克王國時期為中心。

* 導論

* 「我比他們受更多的勞苦,進更多牢獄,受更重鞭打,冒更多生命危險。遭猶太人鞭打五回、每回四十少一鞭。遭棒打三回,一回遭亂石砸身。三回遇上船故,汪洋漂流一晝夜。屢次行遠路,遭江河之險,城裡之險,曠野之險,海中之險,偽兄弟之險。受勞碌,受困苦,多次不得眠;饑渴交加,多次不得進食;寒冷交迫,衣不蔽體。」(新約聖經,歌林多後書十一章二十三至二十七節)

* 儘管對聖徒保羅之類的描述,打消了一些不切實際的旅行幻想,但仍有成千上萬的人從事旅行,如:朝聖者與信使,教士與大學生,徒步旅行者與流浪漢,乞丐與病人,國王與教皇等,以及各種民族的遷徙。

* 這些「旅行」使歐洲不再只是一個地理名詞,而是成為一個緊密結合的單位。

* 導論

* 「旅行(Reisen,古德文為rīsan,意謂起身、起床或出發參加戰事)指徒步進行一段較長距離的移動,或因為其他理由(如經商、研究、發現、遊歷、朝聖、療養、度假、大學或中學的旅行等)……。」(1972年第十五版《伯羅克豪斯百科全書》)

* 法文的「voyage」或英文的「voyage」、 「journey」及「travel」等字源都指出古代旅行的真實狀況。

* 「voyage」和 「journey」都源自拉丁文:拉丁文「viaticum」指路上(via)所需;而「diurnum」即指一個人一天能走的路程。「travel」則是根源於法文的「travail」,指的是勞累或工作。

* 因此,直到十八世紀為止,旅行意謂著「辛勞、昂貴與危險」。

* 「旅行(Reisen,古德文為rīsan,意謂起身、起床或出發參加戰事)指徒步進行一段較長距離的移動,或因為其他理由(如經商、研究、發現、遊歷、朝聖、療養、度假、大學或中學的旅行等)……。」(1972年第十五版《伯羅克豪斯百科全書》)

* 法文的「voyage」或英文的「voyage」、 「journey」及「travel」等字源都指出古代旅行的真實狀況。

* 「voyage」和 「journey」都源自拉丁文:拉丁文「viaticum」指路上(via)所需;而「diurnum」即指一個人一天能走的路程。「travel」則是根源於法文的「travail」,指的是勞累或工作。

* 因此,直到十八世紀為止,旅行意謂著「辛勞、昂貴與危險」。

* 導論

旅人不在屬於「我們」的地方,而是踏在「別人」的領土上。

* 中世紀的旅行:仰賴大自然、徒步、異國經歷的困難

* 結伴而行、形成聯盟

* 為何儘管前方有重重災難與艱苦,人們仍依舊從事旅行?

* 為了生存與追求更好的生活條件

* 遊牧民族的遷徙

* 19、20世紀數百萬人湧向新大陸

* 異鄉傳教

* 導論

* 歷經波折才到達目的地的艱辛,經常反映在童話及小說中。

* 人們將其加快旅行速度的願望寫進小說

* 《一千零一夜》(8世紀~16世紀)

* 《浮士德博士冒險故事》(1587年)

* 《七里靴》(17世紀末)

* 突破本身極限的願望

* 中世紀晚期達文西的計畫促成18世紀熱氣球和19世紀潛水設備的發展

* 導論

* 為什麼中世紀的人們渴望更快、更安全的旅行?

* 相較於古希臘羅馬時代,旅行速度的退步

* 但中世紀真的是一段倒退的時代嗎?

* 中世紀期間,歐洲人已向冰島、格陵蘭,甚至美洲移民,也有人到中國和印度從事研究

* 1492年的發現新大陸,並不僅是航海技術的進步,更重要的是技術、法律、經濟及社會在內的整體成熟發展。

* 導論

* 如何了解中世紀的旅行樣貌?

* 生平傳記、年代記、帳目、禮拜儀式紀錄、證明文書、檔案、稅務索引、造橋及修築醫院的報導、控告店主的訴狀、皇室的旅行記載等等。

* 但解讀這些史料仍有限制

* 不同年代的文字指涉意義不同

* 敘述性的史料可能是主觀意見,與事實不見得符合

* 當時的作者對現在的我們想知道的不一定感到興趣

* 其他史料

* 圖像史料

* 考古文物

* 宗教活動、通商與信息傳遞

* 教會創造了一種同質性,超越語言、文化及社會的界線。

* 信徒因「共同性」產生認同

* 猶太人扮演串連東、西方的重要角色。

* 地理大發現與尋找直接掌握印度香料管道的商業活動有關。

* 乳香的需求推動了百年來基督教世界與伊斯蘭世界間的通商,通商距離最遠可達七千公里。

* 長途貿易突破時間與空間的距離,透過貨物交換,聯繫了語言、宗教和文化上彼此相異的地區。

* 問題與討論

* 觀光與旅行一樣嗎?

* 現代旅遊與古代旅遊的意義和內容有何不同?

* 分享一下你/妳閱讀過的與古代西方或東方旅行有關的小說

討論記錄

l   觀光與旅行的不同?

怡萱:我覺得觀光是針對一個地點,而旅行則是較長時間、較多地點。

律雅:旅行包含觀光,比起觀光有更多層次。觀光是選一個時間拖離自己現有的環境去「凝視」另一個地方,獲得娛樂、心情上的放鬆等。而旅行可能包含的目的性又更多了,譬如單車環島旅行、壯遊(Grand Tour),有想要在心靈獲得提升的目的在。

(特別來賓)怡伶:觀光只是觀看,未必在心中會留下印象。而旅行則是心靈成長式的。

恆錚:觀光就像跟團,而旅行像是自由行。

 

l   分享讀過東西方有關旅行/觀光的文學作品之心得

怡萱:楊南群的《伊能嘉矩》;郁永河《裨海紀遊》。

孟憲:《順風車遊越南》

律雅:余秋雨《文化苦旅》

怡伶:柳宗元的<永州八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政治大學教發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