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2-2】返穀讀書會6

 

從廚房看天下

《從廚房看天下》是觀察日本消費合作社的個案研究,文字的書寫平易近人,像是在看一則又一則的故事。雖然沒有完全看完,但自己覺得第五章跟第八章是重要的章節。第五章說明了消費者合作社如何運作,與一般消費者的差別在哪裡。第八章則敘述了在「自主管理、自主營運」之下,消費者與生產者發生的聯繫。

理念消費者合作社的「三大支柱」是:「出資」、「利用」、「營運」。(p174-177)

出資:合作社與社員並非商家與消費者之間的關係,真正的買賣行為發生在合作社與生產者之間。所以,合作社的設備須由社員共同購置。往後代訂過程中的花費也會加在進口價格之中。共同購買最小的單位是班,由六~十個社員組成。 

利用:透過單品集結(p167)的力量,直接跟生產者對話,取得價格合理且安全的消費材(p70-78)

營運:透過「自主管理、自主營運(p111-112)」、「分業與協業(p110)」,培養民主精神。

運作模式

家庭主婦

幹部訓練

     參與營運

      訂購食物

   資訊交流

(p163)

    彙整訂購量

共同購買中心

  下訂單

連合會

  下訂單

生產者

合作社員v.s. 一般消費者

 

合作社員

一般消費者

購買的物品

消費材(使用價值)

商品(交換價值)

物品數量

時間成本

議價能力[1]

與產品的關係

清楚/安心

不清楚/?

與生產者的關係

互動/合作夥

與其他消費者的關係

互動/合作夥伴


消費者-生產者

為什麼要擁有自有產品?

另類貿易的可能是?

追求有機認證?還是實地認識生產者的「地產地銷、產地直銷」?

身土不二、你就是你吃的(XD)

台灣經驗

為什麼消費者合作社的理念吸引了台灣的主婦?

發展主婦聯盟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問題?

問題與討論

l   為什麼會選擇灣寶?

土地政策的瑕疵

新夥伴:在進入場域時要扮演什麼角色?怎麼會開始關心土地的問題?

好威:感覺在這個地方可以做些什麼事情。

新夥伴:看了灣寶小麥收割的影片,很感動。學了那麼多東西卻沒有用,想實在的看看外面的世界。知道有一群關心他們的人,想要來看看他們(返穀成員)在做什麼。

新夥伴:想要知道大家開始關係這個議題的轉折的時候?假設原本從不太關心到關心,發現這個點的時候,可以去利用這個發現去影響更多人。

聖義:開始關心時,沒有那麼理想化,看到新聞怪手摧毀麥田的一幕。真正投入時,是真正下田,跟農民交談時。我的經驗是有個社群讓我參與,才會讓我捲入進來。肇翔會說我們都是利害關係人,但一般大學生不會想那麼遠。

 

男人外面工作,女人在外面當家庭主婦,她/他們都是消費者。想要以最低價買到最好的東西。她/他們開始問一個問題,食物從哪裡來。他們發現原本湖是有魚有蝦,變得又臭又髒是調查後才發現清潔劑讓附近的湖泊優養化。商品是以市場價格來計算,而不以實用價值論定。

她/他們發現可以用較低的價格買到品質好的鮮奶。隨著組織的深化,帶動其他周遭的人。並且在組織運作中開始有自己的意識,開始去關心很多的議題。

不能只靠熱情,不能期待每個人都會被老師啟發。可以跟為什麼大家會開始關心議題相連接。

貞儀:認知    實踐    社會互動。返榖讀書會的成員可以以此來檢視自己。認知:從個人去判斷的主觀,沒有標準答案,只有價值取向。很多參加返榖讀書會的成員像聖義看到大埔事件為什麼有怪手摧毀快收成的稻米,為什麼隨便把它挖起來,這是個人認知與這事件的互動開始。實踐:在跟農民的了解過程發生與原本認知的對話。社會互動:為什麼會開始辦工作坊的活動,在這個場域利用所學,透過這樣與社會互動。書本要透過實踐,其實得到最多是我們。農民給了我們學習的機會讓我們學到更多。一定要親自體驗,才能感覺到「為什麼我們要一直去灣寶」的力量。

 

聖義:有人看完這本書嗎?

鈺雯:我寒假時看完的。商周一篇報導:日本婦人操控了股市。生活俱樂部的推動者很厲害,從無到有,自己蓋廠房,背負資金的壓力,但卻是做對大眾有意義的事。很多公司為了降低成本,加了添加物,可能會有害人體。從這本書可以看到很多,尤其是參加社運時,很多人會質疑小小的環保團體能打的倒財團嗎?小蝦米打不過大鯨魚。但大量的小蝦米真的打不倒嗎?這是要打一個問號的。

聖義:從十五塊牛奶開始,中間遇到很多危機。比如出資和利用的問題。出資是希望保持獨立性,要求每個社員先出資,一些冷藏設備費用先支付。利用:想利用商品集結的力量。業者不可能為了一點點人的需求,而開發出來這樣的商品。所以必須跟業者保證會有一定的需求。家庭主婦們六戶到十戶會組成一個班,班是新產品訂購的最底層 (最小單位),每個班之間會互相對商品相關問題交流。一般消費者是交換價值,但她/他們在意的是一樣價錢能不能買到更好的東西。像她/他們推廣的肥皂運動,強調實用價值。比起一般消費者,在合作社裡面,選擇比較少,可是這邊的選擇都是經過理智後的選擇,買的也是想要的東西。商品太多不可能一一了解,是一般消費者的缺點。她/他們的缺點是時間成本很高,必須花時間去了解商品,但好處是跟生產者也談的到。一般消費者對生產者是不清楚的,但合作社她/他們可以去跟生產者談我要甚麼樣的肥皂。

實地探訪生產者,可以了解食物是怎麼來的,是一般消費者不知道的。

雖然是合作社的會員,也是消費者,所以希望能參與整個營運過程。

鈺雯:消極的是訂合作社的東西,不去戶外參訪。幹部會輪流當。

肇翔:消費上涵蓋食衣住行嗎?!

鈺雯:好像只偏向食物的方面。點餐時,看別人吃的薯條是一堆毒藥和化學肥料加工而成,那還會不會有人去買薯條?換做別的食物,使用的是受工業汙染的水,土地是鎘汙染的土壤……那會怎樣?

聖義:直接跟生產者買產品,降低層層的剝削。另一個概念是到底要追求有機認證,還是選擇另一個方向,如地產地銷,產地直銷,知道怎麼種……。每個人跟土地是分不開的,沒有道理吃的食物要從國外進口。

鈺雯:主婦聯盟跟生活俱樂部的營運很像,有完整的組織,如冷藏設備和配送方法。

好威授課:社會上存在主流價值,開始有叛逆的想法。例如:為什麼要念書?等等

聖義:人數越多,智力越低。

好威:在主流意識之下,要怎樣讓另一個主流去接受我們?相互辯證,既然沒有答案,要說服別人的時候,要先想某些地方是要融合的。

 


[1] 非單指產品價格,而包含了產品的內容、生產方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政治大學教發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