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2-16】電癮讀書會4

 

 

賈克大地與喜劇─巴贊總結

 

 

本週陳煒宗主講賈克大地,在電影放映結束之後,陳煒宗提到賈克大地影片在場地上會有精巧的設計,不論是在「遊戲時間」,或是以前放映過的我的舅舅,他也提出了20年代的導演Fritz Lang的電影「大都會」,裡面的現代化的場景,影響了後世很深,成為了後來所有電影現代建築的範例。

 

另外一個影評都強調的重點是,賈克大地很重要的一點是對於「現代性」的批判,這點引發了所有人熱烈的討論,尤其在場景建築上大家都給了不少意見,大家都覺得現代的建築是冷冰冰的物體,他從以前與人連結很深的部份,逐漸與人脫勾,最後到了現代,成為了一個純粹功能性的建築物。哲學系的吳東霖分享了他在上課時胡塞爾提出對現代性的批評,另外江嘉芳也分享了她台南老家的建築,與台灣建築有很大的落差。汪思翰由此延伸,提到之前聽過作家阮慶岳的演講,他說像日本東京的建築,由西方觀點來看不是這麼美觀,但是很多建築,其實是有其本地的功能需求,鄭景懋就說台北也是一樣,像是台北很多現代的建築,但是裡面就會夾雜著很多菜市場或攤販,形成一個混雜的情況,這不是不好,而是他有他一定的文化和歷史背景。

 

賈克大地的延伸結束後,由鄭景懋導讀「一種基本需求」一文,這篇是巴贊五十週年論文回顧會的一篇論文,文中說,現在很多觀點已經讓巴贊的觀點看來有些過時,但其實沒有,或者說,我們現在應該用什麼樣的觀點來看、利用巴贊。他說應該「以人類學的角度」來看巴贊,電影是一個滿足人類基本需求的一個東西。它以科技為例,像是聲音或彩色出現的爭議,是要放在「它不是滿足人類對保存真實」這件事情的需求來評論的,所以巴贊是絕對不是反對電影科技的人。這就帶到現在3D是否合乎我們需求的討論。

 

本週將巴贊作結,讓巴贊對電影本質的思考有基本了解,之後會有更多的想法和延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政治大學教發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