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2-16】電癮讀書會6

 

 

第六週─觀看紀傑克的「變態電影指南」

 

 Slavoj Žižek,斯拉沃依,紀傑克是斯洛維尼亞出生的明星學者,他所擅長的是將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論、與左派的馬克思思想融合且運用到解讀大眾文化與當代文化現象之中。而他之所以能成為當今西方學界的明星人物,莫過於他極具個人特質的表現與演講形式。本週讀書會觀看紀傑克的紀錄片「變態電影指南」,全片都是紀傑克沒有停止的理論長談,但是透過對他影像的趣味重新詮釋和場景的重新建立,兩個小時看完都不會乏味。

 

影片有幾個重點:其一是人為什麼電影這麼吸引人,而人為什麼要看電影。某一程度也是回應巴贊的提問:「什麼是電影?」。他由幾部電影如「大法師」、「異形」、,中看到,影片中人都是擁有一個本我的衝動,從人之中顯現。而卓別林的「大獨裁者」他提到了一個重點,原本聲音的出現對影像是婦面的,而且它本身是有威脅性的,就像希特勒的聲音宣傳一樣,但卓別林就巧妙運用他,呈現了它的兩面性,可以是負面的,也可以是正面的工具,端看你怎麼使用。

 

而他最後所說的「為了理解當今的世界,所以我們需要電影」電影為我們建構了一個世界,那個世界雖然不是我們的真實世界,但我們將我們許多的東西、情感、慾望(這是他最為強調的)都投射在電影上面。正如同它一開始就說的「電影是個終極的變態藝術,他不是給你欲求,而是教你欲求」,電影其實體現了我們想要原始的欲望在上面,而且比我們生活中所掩蓋的一切更為真實。所以他最後說「如果你要在現實中,找到比真實世界更加真實的東西,那就看電影吧!」

 

紀傑克的理論,有些艱難,有些前衛,但是他提供了另一個我們為什麼看電影和「什麼是電影」的觀點。雖然結束之後愛看電影的大家的感想都只有互相覺得對方是變態,但是從影片之中,以精神分析的方法來看電影,有些東西還是有些道理,而且值得深思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政治大學教發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