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2-3】環境與綠能讀書會5

 

葆琦:

一部紀錄片出賣牙買加,讓我看到了錢永遠是賺不完的,而野心的企業已設計好要蓋一排經過精心設計的觀光旅館。人民不再像以往剛獨立建國的時候被政治決策者與企業一手遮天,為他們所說的光明未來著迷,而領悟到光明未來與錢都是經營旅宿的企業從人民身上剝奪走的。如今牙買加的人民感同身受環境被大肆破壞的事實卻再也無法控制這種局面,這種局面正繼續惡化中。台灣的東部與牙買加有者相類似的情形,不過台灣的東部還處於初期被開發的階段,還有希望在!若講求經濟利益也好,蓋了飯店破壞了環境就沒有人要來觀光了,所以有智慧的花東居民們應曉得花東的自然環境就是你們最大的財富,它是源源不絕的!像文物一樣地保存好生態環境,比蓋了一大堆飯店更具有經濟利益!

 

鈺慧:

   其實這是第一次接觸東發議題,發展不等開法的新觀念對自己的觀念有小小的衝擊,以前好像都太理所當然的接受因為有建設開發所以就會帶來經濟的發展,賺到錢,但是都沒有好好去仔細思考,承受開發破壞的是誰?獲得經濟報酬的人又是誰? 因為東發座談會的關係讓自己有機會去看到這個問題。承受開發破壞的是當地的居民獲得經濟報酬的卻是有錢的財團這樣的開發不是可以幫助居民有更好生活的發展,是幫助財團變得家富有,讓社會貧富階級更擴大的發展,這不是我們想支持的,這不是我們要的。或許當地的居民也很期望有好的發展去幫助他們有更好的生活,不只是希望他們的家園不是都市人休閒玩樂的觀光勝地,但是台灣已經有夠多水泥叢林,水泥叢林市的發展是真的好的發展嗎?這樣的發展對於地球資源永續的利用似乎不是最好的方法,如果有意天資源耗盡了,我們該如何對未來的子孫交代,怎樣的發展,才是讓當地人有錢賺,而土地也有喘息的機會怎樣的成長,才能讓下一袋喝到淨水,呼吸到清淨的空氣,這些真的值得我們好好去思考,並且以這藍圖為目標,朝資源永續利用的發展向前。

 

偉珊:

這不是第一次看《出賣牙買加》,但看完之後的反省總覺得還不夠深入……牙買加的「政府為了吸引外國觀光客,把國家的海灘和土地賣掉,並讓大飯店進駐」,這不就是花蓮縣長和台東縣長未來想做的事嗎……「政府出賣公共財和企業變成合作的夥伴,原本答應的社區發展變成商業發展」,這不就是花東人民未來要面對的事嗎……台灣政府一直說要提升經濟,提供當地人就業機會,但背後真的是這樣嗎?一但觀光業蓬勃了,物價跟著上漲,再來地價跟著上漲,當地的居民難保生活品質難保不會有所衝擊。而且就算真的有工作機會,當地居民也不一定適任,當外國工人薪資所需比當地居民低的時候,那些工作機會真的會輪到當地居民嗎?保留自然美景,有條件的開發,絕對比開闢一大片土地讓企業蓋飯店,排除當地人的土地和水源使用權來的好。東發條例還有很多不合理的條文,如果不是東部一群人聯盟在台灣的大學各地奔走、舉辦講座的話,我大概不會知道原來看似會促進東部發展的條例是有這麼多漏洞的!去過花東不少次,每每都會被其淳樸的部落景色和美到令人震懾的景色所吸引。東部的地方發展是必要的,但其方法是不是一定要破壞自然環境?蓋六星期渡假村?賽車場?賽馬場?有了這些設施,花東的特色還能被彰顯嗎,這點是我是懷疑的。對於東發條例,我想我要研讀的資料還很多。

 

家維:

這場活動參與的朋友很多,至少有50個呢!(拍拍手~~)可能是因為有主打要放紀錄片的關係吧!「出賣牙買加」是由「牙買加環境信託組織」所推出的,和台灣的東部一樣,牙買加擁有得天獨厚的美麗沙灘和海景,牙買加政府為了打造「美國的邁阿密」、促進觀光業的蓬勃、賺進大把的鈔票,犧牲很多當地民眾的工作權、賴以維生生命財產權(例如漁業權),在幾年後,環境惡果漸漸顯現,讓當地民眾和環境生態付出了很大的慘痛代價,放這部紀錄片只要是讓大家思考,我們究竟可以從中學到什麼樣的教訓? 如此得以作為台灣目前東部發展擘劃的借鏡。

人類的經濟活動無論再進步,都無法脫離生命基本元素,例如:空氣、水、土壤這些東西獨立而自存,若這些基本的元素被破壞了,我們的經濟發展失了根,也不會好到哪裡去。尤其花東有許多地質敏感、脆弱地帶,面對許多蠢蠢欲動的重大開發案,真的要審慎思考與討論,難得我們就沒有另一種發展的可能性嗎?

QA過程中,有一位花蓮阿美族的年輕人上台說了一段話,說所謂「傳統領域」對原住民而言的重要性,慷慨激昂,一講完,大家紛紛用力鼓掌,並且對他比個讚!(後來跟他聊了一下,他原本大學是讀外交系,研究所念民族所,又國際、又在地,真的很佩服他!一定是未來在社會上閃閃發亮的耀眼之星)。這場活動結束後,很多人仍留下來繼續討論,現場討論氣氛很熱絡,這場活動真的很成功,很開心又能一次,藉由讀書會邀請外面講師來演講的機會,不只讓成員們受到培力,也讓更多不同的朋友能一起加入關心環境議題行列。

 

彥廷:

台灣東部由於東發條例的設立,讓山,海都將 BOT,而我認為BOT的開發模式
需要有
1. 高開發價值和機會成本
吸引民間投資,並在其營運後帶來大量商機否則將會閒置無用畢竟人願意一定是有 利可圖,假若沒吸引期的誘因就不會BOT
海岸開發的進行,否則閒置無用廠 商即可能透過其他方式使用,進行獲利這樣就違反當初政府對地海岸開發創造觀光的想像。
2. 政府與當地居民良好溝通,特別是原住民
海岸區域若為原住民之固有傳統領,
應該與其溝通後再進行開發,而非財團私相授受海,即以全體公共利益為由,逕行徵收土地,不是美麗灣這個案子,所有海岸上的固有居民,應想進行意願調查展開公聽會等討論方式了解法。
3. 建立獨的監督機制及環評大會

由於許多海岸開發案的面積未達重大,不須經中央召環評會審查所以使地方政府處於自己提出招標案,也負責環評審查的尷尬境並藉此主導會議之決這正是現有海岸開發機制的問題所在,沒獨立監督和環評大會建若督及環評機制的話,即可避免政府、財團力量介入並能提供給人民具信服環評審查。
4. 海岸公共財的觀念
海岸應該是屬於全民共有,而非為財團圈地提供給錢人進駐享受成為私人所用,應為供給所有民眾,自由進出不收取費用如同大灣夏都案拆掉圍籬提人。

 

思愷:

 

    這學期參加環境與綠能讀書會,又因為帶領人家維的關係,常常會有很多講座的第一手資訊,當然這次的講座更是不例外,因為前陣子常聽到的蘇花議題,而苦於一直沒有機會了解,二話不說,這次一定要來參加,雖然星期三就要舉辦,也在前一天才拿到海報然後貼上佈告欄,可是人數出乎意料的多,視聽教室的每個部份都坐了人,看起來熱熱鬧鬧,讓我對政大人關心公共事務的態度多了一分的改觀。

    這次講座是先從播放「出賣牙買加」這部紀錄片開始帶開,片子內容猶如片名,牙買加政府透過資本主義的買賣,將當地得天獨厚的海洋淨土資源賣給了飯店建商,私有化了整片自然生態,破壞了地方漁民的生計財產權,更可以說是間接剝奪了重要的生存權。經由這部影片的事件,反思現在正還在立法院爭論不休的東發條例,希望能在還未成形之前,讓不只當地人民關心,更在各地各大校園中反覆穿梭擴張傳送這項重要議題,以形成一有效的聲音,讓中央聽見,讓我們的國家不用再重蹈他人的覆轍。談到中央政府,我想到這場演講中令我為之驚訝的部分,就是整個法案在立法院竟然跳過二讀手續,直接進入黨團協商的黑箱作業之中,而其中的權利交換,根本是我們無法得知的,這豈不是與立法院是人民作主的地方的概念背道而馳,政治被操弄成如此,實在替人感到悲哀無奈。

    講座最後的部分,相對於國光石化講座在地居民無法到場的遺憾,請到了政大外交系畢業、民族所的當地阿美族學長上台,言語雖非慷慨激昂,但透過原住民族的聲腔描述點點滴滴的民族觀念,卻十分具有說服力,這些有別於漢人的環境保育與開發觀念,實在讓我感到汗顏,只能默默期許未來的我們,不會再是那些忽略少數民族或弱勢族群的存在的社會惡霸,而這場講座,也讓我得到想要知道的整起事件概況,就像很多事情也是需要這樣透過了解,才能做出一個有別於政客,不魯莽、不自私,又該是一個知識份子該有的判斷與行為一樣,期許自己,也共勉之。

 

以恩:

關於東發條例的議題,我們是從欣賞「出賣雅買加」這部影片開始認識起的。這部紀錄片詳細的說明雅買家在大集團進駐以後造成的環境破壞、勞工、貧富差距等問題。台灣向來是以西部發展為重心,當然也是因為平原或盆地地形比起東部的山脈阻隔和平地狹窄是相對的容易發展許多,也因此造成東部部分居民會產生希望自己的家鄉也能更加繁榮的期許。在這樣的期待下,該如何發展東部和是否該將東部開發得更繁榮變成了很重要的問題。部分的西部人會認為,東部是台灣難得還保存著擁有漂亮自然景觀的地方,我們不該恣意發展,而要小心保存,讓他維持在現在的樣貌。而這樣保持原樣的結果會造成東部的就業機會相對的非常少,他們沒辦法讓自己的生活更加富足,遠離家鄉到西部來工作也不見得能賺取更多金錢。我想我很難立即的斷言東發條例到底該不該阻止,只能說必須小心的開發,不能讓大集團或是政府勾結使得原本美好的東部不但沒有好好開發,甚至落入掌權者的控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政治大學教發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