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範圍:《知識分子論》第二章
主題:為國族與傳統設限 紀錄:馮垂華
大綱
班達《知識份子論之背叛》:對於知識份子之關切僅限於歐洲人
→被挑戰:歐洲不再是世界的中心、知識份子的歧異與他性增加(專業化、語言)
→對知識份子的普遍性有所減損,但普遍性仍在
國族性&國族主義:
- 知識份子應使用一個國族的語言,以彰顯其為一種特殊的存在。
問題:語言是維持現狀的工具,用來鞏固國族的社群、認同及自我(ex新聞業)
Arnold&班達的反駁
- 國族作為邊界or藩籬(要跨界)
Ex伊斯蘭
問題:國族性是否使得個別的知識分子因為團結、基本的忠誠、愛國主義而委諸公眾的情緒?
Said絕不把團結置於批評之上,知識份子要選擇立場。
知識分子需揭露團體不是自然或天賦的實體,而是被建構成的客體
Woolf、葛蘭西、席爾思
→Said認為真正近代知識分子的角色是前者,因國族是權威,要求忠誠與服從。
- 對國族認同的質疑:質疑席爾思的廣泛象徵主義,從愛國主義的共識和默許轉移到懷疑與競爭。知識分子面對國族的象徵、神聖的傳統、崇高不可侵犯的觀念時,其實游移不定。
其他切身相關的人士也質疑國族認同:移民、女性主義者、同性戀運動等。
- 在族國語被壓迫的弱勢間,知識分子的位置
例:伊斯蘭就是道路抹煞了大多數的異議與歧異,但這並非知識分子的角色
→知識份子要強調對伊斯蘭教的複雜、非正統性質;要求伊斯蘭教權威面對非伊斯蘭教的少數。重點在恢復個人的詮釋,而非權利的附庸。
- 知識分子&國族
防衛性的國族主義是不足的,知識分子是要創造新靈魂。
忠誠≠失去批判性
悲慘的例子:日本
- 知識份子的責任
-在黑暗時代代表、發言、見證國族的苦難。
-被批評時知識分子首當其衝,因其敢於挑戰主流。
-把國族的經驗連接上其他人的苦難,防止在一個地方學到有關迫害的教訓在其他地方再次發生,避免成為共犯。
討論問題
一、薩依德「絕不把團結置於批評之上」,為甚麼批評必須在團結之上?薩依德是否貶抑了集體意識?
薩依德「絕不把團結置於批評之上」,表現出知識分子要以批評為主的主要特質,是一種邊緣人的姿態,站在團體之外,用充滿異質的聲音對集體、對主流體制說話。個人容易因一項議題而集結起來,形成一股集體的力量,但是這樣的集體有時候難免淪為Le Bon所謂的「烏合之眾」,像一個人無端端地望著天空,周圍其他的群眾容易被勾起好奇的情緒也一併抬頭仰望一樣。而知識分子應當站在角落的角落,去刺破那一眾對天空充滿幻想的群眾,而不是盲目地團結,成為他們的集體。薩依德將批評置於團結之上,表現的就是這種精神。
二、薩依德非常強調知識分子的“普遍性”、“普世性”,這是否過度流於 “放諸四海皆準”,而忽視了國際社會間的復雜性呢?
薩依德不斷提到的“知識分子”是一種理想型(ideal type),就如同Max Weber所說的:理想型是用來找出現時的獨特性及普遍性,是用來比較的,而非去符應理想型。薩依德的“知識分子”是在一種為自己與其他知識分子訂立的方針、準則。他並無意蔑視國族、國家間的差異,相反的,他知道那些差異確實存在,因此更覺察知識分子要以普世的態度去觀察世界。
三、『終極的消費主義式的空洞,只是以購買行為來肯定和重新確保個人。』
文中所引的這一句話,是將價值、學說、體制,甚至生活方式當作一種消費行為。日本在明治維新時,傳統價值面對挑戰,民族百姓處在虛空之中,無所依托。因此,維新的主要作用,就是將西方的價值、學說、體制、生活方式引入臺灣,像買來的貨品一樣,以此,重新塑造、確定一個新的個人。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