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士翩翩起舞-日本經濟再起的關鍵力量》第七章到第十二章

從階級制度看日本企業

 

摘要

Ch7 階級制度:

  承接第六章談到「劍」是日本武士及武士道的恆久象徵,另外一個很重要的特質便是在日本封建時代武士所擁有的「地位」。在過去武士在豐臣秀吉還未頒布森嚴的階級律令時,武士早已盤踞在社會的最高層級。而日本士農工商的社會階層概念來自中國,但不同的是中國的最高位階是學者與士大夫,不同於日本的勇士。(延伸討論1)

  接著提到武士的特性,雖然武士都在社會最高層級中,但武士中仍有細分為從最低等的武士、旗手到諸侯及掌權的幕府將軍,最低階的武士必須尊敬高等的長官。日文的武士「さむらい」就是個傳統的動詞,意思是「效勞」。而在武士的群體中,大家為了保住自己的權力及位階,沒有任何武士會去質疑長官或將軍的決策、判斷。(延伸討論2)

  然而,最基層的武士間也不見得擁有平等的地位,根據每個武士所效勞的領主排行、聲望而不同。諷刺的是,「浪人」-所謂流浪的武士,出於主動放棄為領主效勞,或是被迫離開他們的土地和地位的這群武士,沒人可以尊敬(沒有領主),或是沒有裙帶關係的武士通常是所有武士中地位最低者。一旦脫離日本封建社會的階級制度,就幾乎不可能重返原來的地位。

  作者接著提出,在人類社會中不管是自由民主的美國或是極權主義的北韓,人類的天性本來就有尊敬服從上級的傾向。自古以來所以民族都建立長幼尊卑的制度,隨之而來出現的是權力鬥爭。社會化以後,權力鬥爭的模式漸漸轉化為平順的選舉和合法訴訟程序。日本人過去向來以階級制度著稱,作者所做調查顯示,日本人67%認同「領導者比其他人更了解做什麼事來解決問題」,高於美國人的50%。

  然而在過去三十年間的引領風潮的企業理論提出,組織階級的破壞是對僵化功能性組織結構的一種回應。必須消除經營與業務流程中的浪費層級,才能經得起環境的考驗,永續經營。給了一個日本人可以擺脫階級制度枷鎖的空間,企業實例是日本大榮公司的平山隆,原為一個小事業部的處長,後來成功帶領公司取得零售業龍頭地位。

  近年來,在經過許多經濟亂象後,日本人對領導人愈來愈不信任,這樣的階級制度鬆動才剛要開始成形。

 

Ch 8 忠誠:

  在德川幕府以前的武士,只在方便的情況下對特定軍閥效忠,當此軍閥逐漸失勢時,武士便會另覓他處,擇良木而居。而變節的風氣延續了好幾個世紀,我們印象中「武士的忠誠」才逐漸形成一種規範。

  忠誠是武士道自古以來流傳至今仍僥倖殘存的經典基本元素之一。在組織中若要推動組織再造,忠誠不僅是個關鍵概念,還是策略性資產。作者調查,企業中的現代武士在敵人出現和不利公司的商業環境下,會出面捍衛公司的日本武士有高達80%,相較於美國的19%。(延伸討論3)安定時,組織和樂融融;催化事件來臨時,很快就看清那些人是真正忠誠,哪些人又只想憑著公司的好運而為自己牟利。並且作者希望經理人能夠適度「清理門戶」,篩選除掉在危機發生時會被棄你的員工,留下願意和你並肩作戰的員工。

  作者提出日本新生銀行個案,新執行長八城政基上任後,導入組織再造的新觀念,首先將不願遵守新做法的員工資遣;再者,採用新的薪資制度,績效好的員工能領到較優渥的回報。八城堅持,銀行必須著眼於實際營運狀況,不要總是受到裙帶關係影響。此後,新生銀行的財務績效明顯改善。藉由此個案,提供一個企業經營的想法,要在危機時能革新再造,必須平時在員工階層中累積信譽,且篩選值得信任的忠誠員工。

  而忠誠過度到不經大腦思考便是愚忠,日本的薪水階級文化是種愚忠文化,日本員工接受同樣的訓練,組織培養他們類似的思維,更鼓勵他們不能質疑掌權者,自然而然對薪水的標準同一化也沒甚麼太大的意見。

  我們對日本的刻板印象是充滿階級制度的餘毒、重視忠誠以及很愛面子。但根據作者調查(作者很愛用日本人跟美國人比較,推翻我們對兩國人的刻板印象),其實反而是美國人比日本人還更愛面子,更不敢批評上位者。且人們對忠誠的態度因年齡而有所不同,大致上來說,現在的日本人對忠誠的重視程度普遍不如美國人。

 

延伸討論:

1.Ch7 比較中國與日本的國情

  中國位於廣闊的古老大陸,衣食無虞而能發展悠長歷史文化,自古便崇尚文人儒士的風氣;而日本位於資源缺乏的島國,加上天災地震頻繁、地理區隔多,使得各民族派系多及地方意識相當強,崇尚勇士強者領導作風,進而發展出崇尚武士的風俗。

 

2.Ch7即使現代日本還是會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去或不敢質疑領導人的判斷嗎?

 

3.Ch8第一,貧窮問題在九零年代後開始加深,政府為促進景氣循環,允許企業實施可怕的「派遣制度」,將員工從正職員工改為約聘人員。根據2007年調查,日本勞動總人口數中高達三分之一淪為派遣員工,許多人陷入貧窮線以下的生活水準。再者,終身雇用制在日本瀕臨消失,年輕員工也因此比資深員工更可能跳槽。經濟現況是否會摧毀日本現代武士的忠誠?

 

Ch11.本章主要以武士文化為主軸應用在現代公司之企業文化上,遙想幕府時代武士精神,不單只是逞兇鬥狠尚有內在豐富的文學底蘊,稻盛主義可以看出日本企業的優勢所在,簡要的口號與晨操都延續至今,變形蟲管理則是衍伸出來的定義。

Ch12坂本龍馬的「大和魂」十足的日本風格,信仰的力量著實很重大,不只在日本很多亞洲國家都可以彰顯,這種信仰已經深根至日本文化的各個文化層面,從思想進而影響到行為與價值觀,同時也造就了日本各方面的高成就,在科技、醫療、工程等方面都在國際佔有一席之地。

 

參加讀書會可以看到平常看不到關於日本文化相關書籍,除了從影音媒體以外,用讀本的方式來了解日本。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政治大學教發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