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者:林鳳儀,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二年級。

報告章節:《日常創造力與人類特質新論》第三章〈藝術家與觀眾:日常創造力和視覺藝術〉

 

一、報告內容

  〈藝術家與觀眾:日常創造力與視覺藝術〉的作者Tobi Zausner,認為藝術的產生及其意義是「雙向」的,無論是藝術家與否,作者強調「創造性」是每人都擁有的特質,並且會因個人特徵與認識世界的差異性,而產生獨特的創造性。Tobi Zausner特別強調個人的日常創造力,認為創意是基本生存能力之一。特別的是,作者認為能讓創造力突飛猛進的方法之一,竟是藉由生病一途進行。作者強調,每人都擁有創造力,而創造力為人類基本的特質,且當我們觀看藝術作品時,創造力就在觀看的時刻發揮了作用。

  〈創造力是基本能力〉一節中,講述了創造力來自於經驗、思想與慾望,這三者則應各人而有所不同,因此創造力為這三要素的總合,也因此包羅萬象,而作者指出在生活中的反應,即是創造力的最基本層次。創造性也含有多種面向,能在一個人的生活層次中展現。

  在〈創造力、生病和傑出表現〉一節中,作者提出了獨特性的觀念,即是:「在生病期間,日常創造力會是一種因應機制,使不舒服的情況較能忍受的一種方法。」並舉出了馬諦斯、萊德、莫德的例子。作者以三個藝術家為例,這三人的共通點皆為在生病期間發展了與平時不同的創造力,並進而轉變成專業能力。

  藝術創作與觀賞藝術,在作者的觀念來看,都是創造力的表現。更重要的是,當觀賞藝術的時候,觀眾也成了藝術家的共同創作者,藝術家與觀眾共同完成了藝術品的創作。且觀眾不僅僅是觀賞而已,也同樣的在觀賞的過程中,藉由藝術品刺激了自己的創造力。因此觀賞藝術成為動態的過程,而非靜態行為。在這樣的過程中,藝術家與觀眾能藉由藝術品的完成達到溝通的動作。藝術家藉由潛意識將虛幻勾勒成實體,而觀眾則是挖掘藝術家未看見的一面,並完整作品的意義。就作者的話而言,即是:「藝術家透過藝術作品向觀眾溝通,也因為觀眾針對作品產生了內在對話,這種內在對話是日常創造力的運用。」藝術在作者的眼中並不單只為美的呈現,同樣的也為真實世界裡資訊、影響與力量等三者的載體,也為宗教象徵與心靈啟發等較為虛幻意象的載體。

  作者在結尾提出:「藝術兼有說服力和力量的原因之一是,他在實體上能進入觀眾的身體。」此部分能看出,當藝術品作為一個載體時,也非被動的讓觀眾雕塑,而是同樣的擁有力量能進入觀眾的身體,影響觀眾。因此藝術品是擁有力量的,多元的,並能對世界產生影響與改變。

 

二、問題討論

謝佳源:「就這篇而言,作者雖以日常創造力與視覺藝術為題,但作者是將日常

         創造力集中在疾病的部分上,似乎認為在生病時的創造力是最有爆發

         性的,但在其他生活層面而言,就未多加著墨。」

 

陳鈞昂:「可能是作者認為在面對病痛的時候,在分散注意力的層面上展現與以

         往不同的能量。」

 

林鳳儀:「我覺得疾病也許是個因素,也可擴大到外在環境的變遷對人造成的影

         響,所有苦痛、煎熬與挫折等都可以是激發『創造力』的因素之一。」

 

謝佳源:「這樣是否可與中國文學作為連結?中國文人許多都是在貶謫時其詩文

         作品達到顛峰,而流傳至今。」

  

徐誌遠:「而我們也能藉由這些文學作品與現代的的生活經驗產生交流,並在閱

         讀詩文作品時,由不同的方式如參照作者生平際遇去解讀,或者單用

         美學評論讓作品呈現不同的面貌。」

  

劉韋佐:「就藝術的觀賞過程來說,就作者的觀點而言,藝術品似乎成了一個空 

         間,當藝術者就自己的潛意識打造出藝術品後,藝術品就不再單只是

         藝術家的,而是讓觀眾進入完成後續意義。」

 

江昺崙:「也就是說藝術不再是封閉的系統。」

  

陳鈞昂:「而創作者也無法主宰觀眾的意識,觀眾能利用他們的日常創造力一同

         參與作品的完成,賦予藝術品意義。」

  

林鳳儀:「且在賦予意義的時候,同時的也讓藝術家看見了藝術品的另一面貌。

         代表說藝術已經是流動的了,變成開放性的。並且在意義的產生過程

         中,意義在藝術家、作品、觀眾三者之間流動並產生新的火花,並對

         三者產生影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政治大學教發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