彥妏:今天要講的是恩田陸,她被稱為「被故事之神眷顧的小女兒」,她是日本小說家,她的本名是熊谷奈苗,1964年生出於宮城縣,所以她的年紀和鍾文音也差不多。因為作品很常寫懷舊的故事,引起讀者的鄉愁,她也被譽為「懷舊的魔術師」。她的創作類型很廣泛,她有寫奇幻、科幻、推理、驚悚各個領域的小說。

 

她的作品非常的多,以下是有被翻成中文的作品:《第六個小夜子》、《球形季節》、《不安的童話》、《三月的紅色深淵》、《常野物語:光之國度》、《沉向麥海的果實》、《獅子心》、《迷宮》、《骨牌效應》、《黑與褐的幻想》、《圖書室之海》、《燃燒世界的女孩》、《時間的齒輪》、《追逐白晝之月》、《埃及豔后之夢》、《黃昏的百合之谷》、《禁忌的樂園》、《夜間遠足》、《戀戀夏天的薔薇》、《尤金尼亞之謎》、《常野物語:蒲公英手札》、《彼岸》、《常野物語:終局END GAME》、《巧克力波斯菊》、《中庭殺人事件》、《訪問者》。大部分是長篇小說,這次的討論文本則是短篇小說《光之國度》、《圖書室之海》。

 

恩田陸有一陣子不斷入圍文學獎,但都沒有得到過,因此被稱為「無冕女王」。終於在2005年,以《夜間遠足》獲得第26屆吉川英治文學新人獎、第2屆書店大獎。

 

我們這次選的短篇,有兩篇是選自《圖書室之海》,這本書收入了十篇恩田陸發表在不同地方的作品,題材的類型也都不盡相同,很特別的是裡面很多作品是她其他作品的前傳或是原型或是特別篇,也因此,如果是第一次閱讀恩田陸的讀者,可以把這本當作是入門,而且,因為是短篇作品,爛尾感也不會那麼重。(眾人笑)曲辰描寫他閱讀《圖書室之海》的感覺是:「當我們開始閱讀《圖書室之海》時,無論外在世界如何移動,我們仍能在書頁中找到一處安身所在,不管是在沙漠、大海甚至天空中,都像回到每個人最原初的閱讀空間,自由地徜徉於幻想與現實之中。」

 

欸,好快喔!那我們現在就要進入文本,第一篇〈春天,來吧〉,恩田陸自己說:「這是為了井上雅彥監修『異形收藏』系列,以『時間怪談』為主題書寫的作品。」然後標題是取自於Yuming松任谷由實的歌,不是賴銘偉的歌(眾人笑),而這首歌也是恩田陸創作這篇文章時腦中的背景音樂。那我們來聽一下歌好了。YA,結束了,那我們來討論一下,PPT上面列的是我在看文章時想的問題,如果不知道要講什麼的話,可以參考一下:為什麼叫「春天,來吧」?(雖然作者自己說就是以那首歌作為背景音樂,但我想還是可以想一下篇名的其他涵義。)如何理解此篇混亂的時空架構?(因為我第一次讀的時候,會一直無法把人物關係弄清楚,有時候會不知道這句話到底是和惠在講還是香織在講,現在是香織死了還是和惠死了,就是會一直搞不清楚。後來我有想要釐清他們之間的關係,但還是很困難,好像沒有辦法,然後想要知道大家是怎麼去理解這篇混亂的時間軸和人物關係。)三首和歌和文本的關係?(這篇作品總共引了三首和歌:「願今始綻放,不知落花事。」、「春來花綻放,相遇存命時。」、「今日春已盡,益發難別離。」最後以第一首作為收尾,這樣的安排是否有特別的用意?)開學/畢業典禮、坡道、照片的象徵(因為是一直不斷的輪迴,不斷的出現典禮、坡道、照片,我覺得這些應該有一些象徵吧,大家可以討論一下。)

 

鄒適齊:我覺得這篇的想法很好,可是完全不好看欸,因為我第一次看完全看不懂,好啦,我只有看一次啦(眾人哈哈哈哈哈),她想要創作一種循環的感覺,然後就是香織的女兒是和惠,和惠的女兒又是香織,然後就是互相循環,然後他們好像不必要把他們分成兩個人來看,就是想把整個故事、兩個人的生活都混在一起的感覺。

 

游勝輝:這篇就是我之前就看過,看了兩次,然後這次又再看一次,其實還是有一些地方是沒有辦法釐清啦,但主要架構大概知道,就這個段落是誰死掉、那個段落是誰死掉之類的,就第一個應該是香織先死掉、然後和惠死掉,其實要把他們全部分清楚也是滿困難的,我覺得也不必要啦。那我覺得恩田陸在處理這樣的題材,就是青春的題材跟校園的題材,她好像滿喜歡這樣的題材,然後她都會把它塑造成很懷舊、很封閉的氛圍,就是它的時間在她的小說裡面都是很緩慢,就是根本就是不斷在循環,完全就是一個封閉的時空狀態,然後就是希望藉由這樣的書寫然後去留下一些往日的時光吧,然後這也是我覺得她作品中滿吸引人的地方。然後這個短篇也是這樣,然後看到這個背景是設在畢業,盛開櫻花什麼的,會讓我想到台灣的小說楊千鶴的《花開時節》然後就是那日治時代的作品,背景也很像,我在想說是日本文學對這種時光的眷戀是滿在意的,都會用各種的書寫方式試圖去留住那個時光的片刻這樣子。那大概是這樣。

 

陳柏言:讀這篇會讓我想到之前看一個電影叫《時空旅人之妻》,呵呵,就他一直回到同一個時空,想要去挽救他的母親,可是還是無法,就是他無法改變既有的事實啊,可是這篇的那個好像一直不斷的改變,就是有不同的時空感。然後那個既視感,之前那個哲學老師有講,既視感的發生就像在夢中或記憶曾有類似的經驗,可是我們的記憶會尋找相似的磨合吧,讓你好像已經看過它,可是其實你沒有,就是類似的東西,可能在夢裡或記憶中。其實我也看,就覺得她好像故意要打散他們線性的關係吧,就是像春天一樣的循環的感覺。

 

熊信淵:我看這篇的時候其實我只接把它用,我看到後來驚醒的時候,不好意思,我想到的電影是《絕命終結站》,就覺得很有畫面感,不過,我看到後面有兩個段落,才比較喔突然理解,一個就是她在講母親和外婆那邊,她在說生命是綿綿不絕的這件事,還有到滿後面那個很多各式各樣的春天都會到來那段,在哪裡我忘記了,看到後面,她好像有一段說,啊,在28頁,不曾到來的春天、未曾見過的春天、各式各樣的春天,就那裡什麼都沒有,只有時間不斷流逝而去,我是看到這兩個段落,我才想到說她應該是不打算去處理其中的邏輯問題,而是她不斷地把一條線一條線鋪下來。因為這兩對香織和和惠他們有矛盾的地方、有重疊的地方,然後有相互承接的地方,然後第一個香織和和惠有死掉,對,有一個死掉,她好喜歡人家被卡車撞,我到最後就放棄找出他們兩個的邏輯關係,我是直接把他們當作是在各種不同平行、在平行狀態下發生的事情,把他們全部串連一起,這些東西全部都是可能發生的,雖然我們現在讀起來是過去,但對故事中最後收尾的地方來講,都是可能發生的未來。有一種不管發生什麼事,時間都會繼續下去,不管你做了什麼改變,有時候也許結果是好的,有時候結果是壞的,不過那都是出自無意識下做出的行為,到最後就是只有時間流逝不會改變。雖然這樣解讀大家可能覺得有點空虛,不過我最後得出來的是這樣的結論,而且我覺得我自己想到這邊的時候,我自己是滿喜歡的,可能是她氣氛經營的感覺很好吧。

 

楊書愷:我覺得我的想法好像跟熊有點像吧。就一開始我在看的時候就是想說想把兩個人的關係找出來,可是發現好像沒有辦法幫兩個人畫出完整的關係圖,就放棄了。然後後來我也覺得好像是一種平行時空概念,好像是一種名字的記憶的傳遞吧。就是可能最早的香織和和惠兩個人做一個約定之後,他們的名字就繼承了這樣的記憶和宿命,後來只要有香織和和惠這兩個名字出現,他們就會代入之前的記憶點,讓許多的香織和和惠繼續循迴著這樣相同的宿命跟完成最早的那兩個人的約定吧。然後就是開學跟畢業典禮,我是覺得說,因為香織和和惠他們兩個一直都沒有成功的兩個人一起畢業,所以我覺得是他們宿命的縮影吧,就是他們兩個一直無法同時畢業,在畢業之前就會有其中一個出意外,直到最後兩個人終於順利畢業,就是一種無法從畢業典禮脫離出來的感覺。

 

劉羽軒:看這篇會想到之前看過的日本動畫千年女優,這個也是類似在營造一種循環的時間的感覺,是一個女演員,只是她演得那些電影都是在追求一樣的事情,只是時代不一樣、環境不一樣這樣,就好像是轉生,沒有辦法死去一樣。我想到《蟲師》裡面有一個小短篇,裡面是講說有個人只要進去某個地方,然後聞到森林裡面的櫻花香氣,然後就會重複不停他的人生,就是他沒有辦法變老、死去,他從青年的時候變到中年,然後中年的時候進去那個森林,就會循環反覆回來,我覺得他們好像想要追求這種循環往復,然後可以回到過去還是什麼的。然後我看到24頁的地方,好像有比較懂,她說:我們明明相遇了那麼多次,卻還是不順利呢,然後她說:這裡是我們初次相遇的地方,就好像是把他們初次相遇的時空放在一個比較可能沒有辦法回去,他們好像就真的回去那個時空一樣。

 

卜暉珊:我覺得她在時間的敘事結構裡面反而不是這篇她最用力的地方耶,就我反而這樣覺得。然後我覺得裡面的人不會一直想要回到過去,去改變某個細節,然後改變某個結果,有啦,有一段有稍微提到說如果是這樣的話會不會怎麼樣,可是我覺得每一段的人都是在迎向未來,就是不管是現在發生了什麼不好的事情,可是他們就是希望「春天,來吧」,他們是往前面看,可是沒想到往前面看以後會有一些新的結果,會讓他們回到舊的記憶裡面,我覺得是這樣,然後裡面就產生一種很溫柔敦厚的姐妹的情誼,反而我覺得釐清因為某些細節而改變的未來是比較沒有意義的。

 

林欣穎:我看的時候是覺得好像有兩條,一條是香織和惠香織和惠線,一條是和惠香織和惠香織,就是平行發展,但他們在不同的相遇。然後,喔,我會覺得照相好像是一種開始跟結束吧,就是好像拍下某個約定的瞬間,然後之後就發生什麼循環,然後最後也是用照相館結束。然後坡道比較像是一個超脫在這個之外,超脫在線之外,他們兩個相遇的一種方式吧。

 

楚然:這個讓我想到最近還滿紅的遊戲實況,就是有個角色玩一玩突然死掉,然後那個角色說:啊,又死掉,那我們重玩一次這樣。(陳柏言:有嗎?眾人:哈哈哈哈)有啊,就是像貓利歐那個東西啊,就是會有人邊玩這個遊戲邊抱怨這個遊戲多難玩,賣塊或是瑪莉歐那種東西,對啊,就看這篇我就覺得很像,而且你看第24頁就好像在討論這一關到底要怎麼過這樣子,那這一關我們就用圍巾把你留下來,好那就這樣子,對啊,呵呵呵(熊:哈哈哈),然後像照相館就好像某種記憶點,就是到這邊你死了就可以從這邊開始,就是你到這邊就是假如你死了你就可以從照相館再重新你的遊戲這樣子,對,儲存點。當我想完就覺得這個還滿有趣的。(眾人:呵呵呵,熊:喝嚇)我不知道,就覺得恩田陸的〈春天,來吧〉好像就是在講那個一瞬間,就是感覺他們未來可能都很無聊,可是就是因為一些很短的事情被改變,就是被車撞到或是去照相,或者說就是第一次相遇,然後可能就是誰也不知道未來就是停在那邊、永遠不會再來,然後他們可能就在那些轉折點一直不斷地去打滾,或者是說可能會試圖去試說這個未來可能行不通,那我就去試下一個未來、下一個選擇,可是下一個未來那個東西導向的未來可能也不是好的,可是這個小說到後來,我們都完全不知道說,他們兩個可能最後都開開心心畢完業了,但是他們的未來真的還有可能嗎,還是說只是延長這個生命的結束而已。所以我覺得這篇小說,我不太會覺得它是面向未來,因為看起來感覺還滿絕望的。

 

吳東晏:這個讓我想到蠶寶寶的生命,就是蠶寶寶可能認為自己生命很長,然後還要做很多事情,可是其實牠生命很短,然後每個蠶寶寶都只有一個生命、一個想法,然後就一隻一隻迎向自己的死亡再出生,這樣的感覺。可是我覺得很沒有寫實的感覺,就是感覺有點太感性了,以感性的窗口然後一直抒發,可是並沒有給我們什麼東西。

 

張育騰:就我覺得她這個構想呢,我覺得還滿好玩的,就是很新奇。然後,我覺得她最後有一種硬是要打破命運的重複的感覺,就是她有點想要對抗命運。就是說不管怎樣,兩個其中一定會死一個,最後因為她用了圍巾先避開了第一場的災難,最後她說迎向未來的人生走去,我覺得她可能想要給大家一個光明面。未來不一定就是會那麼順利。然後講一些垃圾話好了,這樣寫好棒喔,只要寫一段就可以用很多次。(眾人哈哈哈哈)好,以後我也要這樣寫。

 

珈妏:喔,先講一下,我覺得作者她很好玩,她說古人只曉得天然的顏色,然後想必在他們眼中什麼東西的顏色都非常鮮豔吧,其實我覺得作者自己在用詞,她顏色也滿鮮豔的欸。比方說,寒冷的藍天中,淡桃紅色的記憶,就是淡淡的桃紅色飄在藍天上,還有她後面有寫就是白雪落在桃花樹的樹尖上,那種藍色還有淡桃紅色,還有白色和淡紅色,我覺得她自己在用顏色也滿鮮豔的啊!然後第二個是,我覺得那三首和歌,我覺得她分別這樣子放,應該是類似一個提醒,就是告訴我們,呃,像是一個什麼樣的開始吧。像第一個她放在篇首那個感覺就像是一個希望吧,因為你們現在才剛開始開,然後不會花落掉的時候,就像我們還很年輕的時候,不會知道將來要面臨的是什麼東西。然後第二個比較像是,嗯,什麼事情的發生會有一定的時候。可是最後那個比較不知道要怎麼解釋,就是「今日春已盡,益發難別離」,那個放在那裡有點不知道要怎麼解釋。哦,然後在讀的時候會覺得比較像是約定的輪迴,就是他們第一次沒有辦法實踐這個約定,然後在接下來下一個時空,他們努力要去完成,然後直到最後那一個時空,他們終於完成他們可以一起畢業的約定。好像是分三個片段的感覺,然後最後終於有達成這件事。

 

茅雅媛:我覺得一開始看的時候就覺得,因為以前有看過恩田陸的小說,看過一本而已,然後就覺得她那個書寫的口吻很…就很少女啦!看起來就覺得,啊,好有少女漫畫的那個畫面,(眾人呵呵呵)呵呵,有這種感覺。跳來跳去啊、櫻花這樣飄落之類的,然後連那個撞車都很有少女漫畫的感覺。然後我覺得她真的弄得很像是平行宇宙的概念,就變成每一個宇宙都可以發生不同的事情。然後像那個,因為剛剛有人講到坡道,我一開始是沒有想那麼多啦,然後我剛剛突然想到,覺得那個坡道有點像哈利波特裡面王十字車站那種感覺,就是他們注定會在那邊相會,然後他們在夢裡面也會在那個地方相會之類的,就變成一個永存他們、在他們記憶中的地點這樣子。然後,像拍照還有那個車禍,其實就是,應該是時間凝結的一個瞬間吧,在這個故事,它就變成是一個平行宇宙進行的某一個頓點,所以他們有的發展到那邊就斷掉了,然後又跳回另外一個。然後像開學和畢業,因為它裡面就不斷的開學典禮、畢業典禮,那其實因為畢業了之後自然而然的就是開學,開學了你自然也會畢業,所以這本身其實就是一個循環了,然後它其實也是一種開始和結束的循環。然後那三首和歌的話,它其實應該比較像是,因為第一個是說剛開始綻放,還不知道要落花。然後第二首是說在綻放了,相遇存命時,欸,我覺得相遇存命時,一方面它是講,好像是講人活著他才會看到,可是一方面也是說,花也要活著,人才會看到,所以第二句的時候,已經有點預言說花可能已經綻放到快要面臨結束了。然後第三句春已盡,就是花已經要沒了。然後最後又循環到還是綻放這樣子,所以它其實就是一個不斷輪迴的。

 

張育騰:就那三首和歌啊,我想要補充一下,就我自己的看法就是第一個是預言這兩個少女不知道死亡離自己有多近。第二個相遇存命時,就是已經有一個死掉了,就表示說他們的相遇啊跟生死是非常連結的。第三個好像是她跟她一個同學的靈魂(嗎?)就遇到,啊,你怎麼看起來那麼小,她說現在是開學,我還是三年級,她說喔原來如此,就是他們的生命已經走到一個盡頭了,才知道說原來要相遇是這麼困難,然後可能只有在那個坡道上,那一瞬間才看得到。然後接下來「願今使綻放,不知落花事」,我覺得她是在對她的女兒說,就是你們的生命就如同春天一樣美好,然後希望你們先不要那麼快了解那些跟死亡有關的悲傷的事情。這是我的看法。

 

熊信淵:就我剛剛跟書愷討論,好像有討論出個結果。這篇的邏輯簡單來講,就是和惠想要拯救香織的故事。就是因為第一個死掉的是第一個香織,然後之後到她女兒的時候,她女兒也死掉,就第二個香織也死掉了,然後到後面這兩個香織有點變同一個人的感覺。就是他們好像是對方的女兒,可是他們給人家的感覺還是同一個人的感覺。然後,不管他們關係怎麼變,都是何惠想要改變過去的狀況,然後想要拯救香織,但是這樣的結果,導致和惠自己也被車撞死,所以她後來就,在坡道上那一段就好像是,香織說你不用救我你去就你女兒就好。我覺得這樣看的話,在坡道那段好像是第一個香織跟和惠說你不用再去不用去拯救過去那個我,你還是去就你女兒比較實際,就像是要她不需要再去顧忌過去的她,而是去照顧自己的後代嗎,就是把生命延續下去這樣的感覺,這是我們剛剛討論出來的結果可能就是這樣子。然後坡道的話,我好像常在日本的文學裡面看到坡道這個意象,可是好像每次出現,它都沒有出現非常明顯可以看到的意義,像是紅花阪也是坡道,然後京極夏彥也有坡道,然後涼宮春日的學校也蓋在坡道上(眾人哈哈哈),就是我真的很常看到坡道,可是它都沒有出現特別的,剛剛聽到大家講就覺得滿不錯的,就這樣,呵呵。

 

楚然:我要講一下類似輪迴的概念,就是大江健三郎他小時候得很嚴重的高燒,然後他快要死掉了,然後他跟他媽媽講怎麼辦我要死掉了,結果媽媽跟他講沒關係,我會再把你生下來。然後大江健三郎說奇怪,我就在這裡了,我死掉的時候,你要怎麼把我生下來,結果她媽媽就跟他講說,我會再生一個新的小孩,然後把你看過的、你想的全部都跟他講,那新的你就會出現了。結果大江健三郎在病後就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另外一個大江健三郎。還有一個就是他們四國的叢林有一個非常有趣的傳說就是你只要找到你自己的樹的話,你會遇到五十年後的自己,然後他小時候,就是那個叢林裡面村子裡每一個人都會呼應到他們裡面的一顆樹,你找到你的樹的話,就啊這是我的樹,然後就會看到五十年後的自己。就他小時候,他就拿武器就是,因為他想說因為五十年後的自己是很爛的人的話,他就要把五十年後的自己殺掉這樣子(眾人笑),可是等他五十年後再回到四國的山上的時候,他就開始找,他開始會懷疑年輕時候的自己會不會來找他,會問他哪些問題。日本這個東西就還滿奇妙,就是他們有輪迴的觀念。然後像櫻花,像有人講就是你人生最綻放的時候就馬上死去這樣,所以我不知道跟恩田陸這種少女的風格有沒有關係。

 

楊書愷:我剛剛想了一下覺得階梯可以扮演時間暫停點的一個角色,(熊:坡道),坡道坡道,就剛剛跟熊討論出來,因為和惠最後是被車子撞到,就那一個瞬間是一個停損點,然後整個時間就被暫停了,他們兩個就都被拉到坡道上,然後講完會就又退回去,又再來一次這樣子。我覺得是好像有一點這樣子的感覺。

 

熊信淵:我剛剛突然想到一件事,就是坡道的定義,可能是因為坡道是無法停留的,就不管你是要往上走往下,你都不會想要在中途停下來,而且,基本上你也沒有辦法停下來。坡道就是一個傾斜的平面,像香織和和惠在死後的坡道相遇的時候,他們也是講幾句話就又各自回到各自的地方,所以我覺得坡道是不是更加強時間流逝感的一個象徵、象徵地點。這是我剛剛突然想到的。

 

陳柏言:其實我覺得這個坡道的感覺會讓人,就我想到碾玉觀音裡面的璩公璩婆死掉了還半身不死的狀態,就好像是一個在陰陽之間的異質空間吧,就有點像墳墓吧,就這個地方是他們的墳墓,上面刻的墓碑是這些生者最後在這個世界上的痕跡,就是變換出一個,明亮都市的另外一個反面,耶,就另外一個空間。

 

陳彥妏:我覺得大家講的都很好欸,而且每個人都有發言,真是太感動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政治大學教發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