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發展學習小組第一次聚會記錄

時間:4/10  天氣:晴時多雲偶陣雨  地點:GO

 

指定閱讀:1個理想X10種創新=社會企業是門好生意 序論與第ㄧ章

 

一、何謂社會企業?

    社會企業這個名詞在台灣還不是很常聽見,從1970年代開始,社會企業已經開始存在,並有許多大學在研究這領域。而倒底什麼是社會企業?一般人可能會認為那是一個做公益的組織,但這並非正確。雖然社會企業的定義眾說紛紜,但簡單來說就是「透過商業的手段,達到解決社會問題的組織。」此本書籍對於社會企業的結構分為三種模式,(1)槓桿型非營利企業(2)混合型非營利企業(3)社會企業,這種的分法較為廣義,將非營利組織也包含在內,此分類方式與香港相似。而若單就社會企業作探討,我覺得尤努斯的觀點較能詮釋,他認為「社會企業是結合了傳統企業的競爭與社會公益的創造,運用商業手段使得組織能夠自給自足、永續發展,以達到組織欲極大化其社會與環境影響力之目的。」亦即,社會企業是介於一般傳統企業與非營利組織中間的產物,他有既要營利又要解決社會的雙重目標。他不像傳統企業以利益最大化為優先,也沒有非營利組織得依賴眾人捐助的缺點,他透過營利的盈餘持續投入企業,持續解決社會問題,達到永續的經營。然而,盈餘是否應該發放給股東?這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不過這種新的企業模式或許能解決世界上許多問題。

二、舉幾個世界上知名的社會企業 並簡單介紹

(1)    微型銀行:由諾貝爾獎和平獎得主尤努斯在孟加拉創辦的小額信貸,將小額資金只借給窮人,只需幾美元的資金,窮人們就有機會做生意,進而擺脫貧窮。一般人認為,窮人的還款率很低,但他採用小組的方式,提高了還款率,銀行也在中間獲利。想認識更多尤努斯,推薦一本他的自傳「窮人的銀行家」。

(2)    赤足大學:在印度的鄉間,有一間由窮人所建造、管理的大學,是一個自給自足的村落,透過傳統非正式的教育,幫助鄉村地區的文盲學習,所學內容並不只是基礎的識字,還包括專業技術。多年下來,他已訓練出無數的醫師、教師、工程師、設計師、建築師等各種專業人才。他還讓無數白天得工作的孩童在夜間也能上學,對於窮人的教育有很大的幫助。

(3)    黑暗中對話:起源於德國,至今已擴展到全球一百多個城市中。他提供了視障人士一個舞台,讓他們除了按摩外,還有其他發揮空間。他設立了許多體驗館,讓人們能了解到黑暗,進而從中學習。目前台灣也有體驗館,HTC也與他們合作,進行員工訓練。這社會企業也很有創新想法,除了單純的體驗外,還推出黑暗音樂會、黑暗派對還有黑暗婚禮等結合不同元素。

討論過後,大家對世界上的社會企業認知很少,但事實上社會企業在英國已經發展多年,英國有超過五萬多間的社會企業,最大的幾家對國家的GDP也貢獻良多。所以,我們也了解到台灣對於社會企業的認識與研究還是太少。

三、舉幾個在台灣有的社會企業 並簡單介紹

    (1)大誌雜誌:這是一家國際的社會企業,在台灣還蠻有名的,很常在捷運站旁看到有街友販賣雜誌。他主要的商業模式是訓練街友販售雜誌,每賣出一本雜誌,街友就能賺一半的錢。靠販賣雜誌的工作,企業與街友都能獲得收入,且也幫助街友重新站起,走回人群。

    (2)若水國際:由張明正和王文華在2006年創立的公司,是一家社會企業的創投,希望能培養更多的亞洲社會企業,進而影響政府、企業、非營利組織等各方,整合資源達到消弭教育、貧窮等社會問題。

    (3)喜憨兒烘培屋:在台灣,沒吃過喜憨兒烘培屋的麵包,也一定聽過喜憨兒烘培,他成立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心智障礙者的教育與就業問題。讓這些在正常社會中屬於弱勢的團體,能有一技之長,有尊嚴的活在社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政治大學教發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