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Designing Social InquiryScientific Inference in Qualitative Reserch

章節:Chapter 6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Observations

 

學習增加觀察值的數量使研究更具準確性

 

討論重點:

 

作者認為可以藉由增加觀察值的數量,使研究者在沒有更多資料的情況下,將棘手的問題轉變成較易處理的問題,特別是在質化研究方面。作者提供一些如何增加有意義觀察值數量的建議。我們將分別從三個部分探討之。

 

討論一:為何不能用單一觀察值去檢驗整個因果推理,其理由有三點:

 

  1. 假設在研究途中,萬一結果可能有二種解釋,但是我們只有一個觀察值,如此就成了不確定的研究設計,因為一個觀察值只能推導出一個論點。
  2. 單一觀察值研究,常會因為測量誤差導致我們駁回正確的假設,進而造成錯誤的結論。如果有許多觀察值,就可以透過集成減少測量誤差的影響與結果。
  3. 如果只用單一觀察值進行因果理論觀察,我們便無法肯定是哪一項變量去決定結果。

小結:在社會科學研究中,單一的觀察對於測試假說或理論不是合適的方法,不過對於總結的歷史細節或描述性的推理則有重要的貢獻。

 

討論二:那麼到底要多少個觀察值才足夠呢?

 

  事實上我們無法得出一個確切的答案,對於量化研究的觀察值取決於研究設計。由於質化研究難以達到完全精確,因此越多的觀察值,越能解決我們在追求精確度上遇到的問題。

小結:觀察值可謂是愈多愈好,因為量多才能降低研究產生的誤差。

 

討論三:增加觀察值的方法有三種,我們可以從改變測量方式和單位著手:

 

  1. 改變測量單位:通過跨空間和跨時間這兩種途徑來得到更多的觀察數據。
  2. 改變測量方式:假設某個理論或假說是正確的,就可利用其他互通的依變項獲取不同解釋。
  3. 兩者皆改變:使用不同性質的單位作為新的依變項,衍生新理論來提供解釋。

小結:單一個案包含對於關鍵變數的多種測量方式,因此它也包含了許多可供觀察的面向。

 

結論:不論是量化或質化研究,往往是透過增加觀察資料以提升研究的準確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政治大學教發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