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勳《天地有大美》─「衣之美」

 

一、《天地有大美》─「衣之美」重點內容之摘要:

 

1.一件你喜愛的衣服,真的像一位好朋友,有時候也像一個愛人。有幾

  件純棉的白襯衫跟純棉的卡其褲是我很喜歡的衣服,讓我覺得有長久

  穿著的記憶在裡面,對它們會特別花一點心血。我捨不得用洗衣機去

  洗它們,怕會變型,所以總是用比較好的洗衣精泡著,有空的時候用

  手去揉搓乾淨,我覺得那也是一種快樂。

 

2.我會提醒很多的朋友注意觀察自己跟名牌的適合性,服裝其實是一門

  大學問,大家還是要花一點心血去瞭解自己適合什麼樣的顏色、什麼

  樣的造型、體態和什麼樣的服裝搭配在一起是最對的,我覺得這才是

  衣服的美感;而不是太輕率地就交給名牌,認為花了幾萬元買一件衣

  服,它就一定是好看的,其實可能並不一定。

 

3.服裝雖然是一種風尚,可是一窩蜂的風尚並不完全是對的。有的時候

  奇怪的服裝會變成一個社會價值的標準,就是因為大家都流行,如果

  沒有經過自己的思考就跟著流行,反而沒有真正美感的自我判斷。

 

 

 

 

 

 

 

二、組員討論與回饋

 

1.小時候都是父母為我們決定服裝的風格、價格和材質,即使有不同於

  父母的意見也不大受到採納,因此大家小時候的樣子好像差不多,都

  是可愛的圖案和粉嫩的顏色;長大後漸漸可以自己作決定,這時大家

  的性格和喜好就反映在服裝上了。

 

2.大家對名牌有很多迷思,例如:名牌的東西最美、最時尚、最有格調…… 

  等等。其實時尚的表現方式有很多種,有人用平價成衣創造出人人爭

  相模仿的穿著,也有人用高價位的服飾搭配出新鮮的視覺效果,這些

  的成功決定性關鍵都不在於價格和是否有「名牌」的稱號,而是個人

  審美觀和創意的發揮。

 

3.電影《購物狂的異想世界》也揭露名牌不一定是人人追求的目標,也

  不一定是最好的選擇,有時候其實是心理的一種補償作用,造成對名

  牌的執著和狂熱。片中女主角小時候媽媽為省錢,總是讓她穿最便宜

  最不起眼的服飾,她很羨慕其他能穿新穎亮麗衣服的女孩。待她長大

  後便決心改變,從此成了一個受名牌制約的購物狂。

 

4.選購衣服的時候,我們最常受到時下流行的風格影響,其他因素比如:

  同儕意見、自己身材的限制、自己的審美觀……等等,也經常納入考

  量範圍。我們穿衣服不只是擇己所愛,也會在意他人的眼光,或者希

  望藉由衣服把自己身材的優點表現出來,缺點隱藏。

 

三、小組成員推薦相關書籍

《穿出你的西裝風格》,日本:西裝向上委員會編,李靜宜譯,台北如

果出版社,2011年6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政治大學教發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