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所看見的未來─北部、中部

 (一)  北部

嚴長壽在書中提到台北有潛力也能夠被打造為華人的觀光重鎮,而要成為觀光重鎮就必須要有良好的航空網絡。以下分為兩個部份討論:外國國家首都機場發展、松山機場的存廢。

(1)  外國國家首都機場發展

    早期歐陸的航空轉運重鎮主要是德國的法蘭克福機場及法國的巴黎機場,荷蘭為了吸引觀光客到國內遊玩並且增加阿姆斯特丹機場的運量,推出了「拜訪荷蘭方案」,只要遊客至阿姆斯特丹機場過境轉機就可以獲得旅館免費住宿一晚,以及全套的市區旅遊優惠方案,此一方案的推出大大的增加了至阿姆斯特丹轉機的遊客,也讓阿姆斯特丹機場得以與法蘭克福機場及巴黎機場匹敵。

台灣也曾經實施過類似的旅遊專案,但起因是為了消耗預算,雖然也與荷蘭一般收到了不錯的成效,但隔年就沒有續辦。為了增加桃園機場的吞吐量以及吸引國際觀光客至台旅遊,「拜訪荷蘭方案」是個可以學習及嘗試的好方法。

 

(2)  松山機場的存廢

    這個議題幾乎每次台北市長選舉就會被熱烈討論一番,但幾乎都沒有後續的實際方案。嚴長壽提到雖然松山機場可以在兩岸直航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但如果把時間軸拉長到50年、100年的大格局來看,若要把台北打造城亞太地區重要的國際轉運站,松山機場並不能夠擔負此一重任。再者,松山機場的存在限制了鄰近土地的建築高度,都市的容積被限縮,土地的使用效益無法完全發揮,形同一種資源的浪費。他認為若有朝一日,桃園機場至台北市區的交通時間縮短,松山機場即可以功成身退,空出來的土地一半可以做為公園綠地使用;一半做為建築使用。

    關於此一議題,我們認為應視廢除松山機場後是否有更好的利用型態,如果沒有更好的計畫不妨就繼續做原來之使用。關於廢除後之使用,我們認為此一基地廣大且完整,自然條件與交通便利性皆相當良好,相當適合開發為社會住宅,臨河的區域可與河濱綠帶做連結,臨敦北、復興商業區部分也可以配置為商業使用,住商混合使用搭配妥善管理以去除標籤化的既定印象,一方面妥善利用土地;另一方面也保障弱勢族群或青年的居住權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政治大學教發中心 的頭像
    政治大學教發中心

    政治大學讀書及學習行動小組

    政治大學教發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