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讀書會紀錄
《開場-另類思考-組織管理》
講者 : 經濟三 呂承霖
l 管理矩陣
- Ø 權力觀點
集中 |
核心少 |
一元 |
二元 |
勢道 |
多元 |
分散 |
核心多 |
組織可依權力的集中程度(縱軸)和團體內部核心的多寡劃分為四種類型。首先,左上角為一元類型,此種組織權力集中於少數人(30%的人)手上,因此會造成剩下(70%之人)對組織冷漠。左下角為勢道類型,此類組織通常上級只關下少數人利益,造成其他人對組織冷漠。右下角為多元類型,此種組織權力分散,且核心多,會形成多個小團體並立的狀況。最後,右上角為二元類型,此類組織成員可劃分成兩股勢均力敵的勢力。
- Ø 上下觀
管理者重視組織成員的程度 |
消極 態度 |
合作態度 |
冷漠態度 |
對抗態度 |
同儕關係 |
組織成員對於社團的態度受管理者重視成員之程度及同儕關係影響,可分為四種。首先,管理者重視組織成員程度高而同儕關係良好,則成員對組織會採取合作(積極)態度。若管理者重視組織成員,但同儕關係卻不好,則成員會對組織事務採消極態度,此狀況不利於組織運作更勝於冷漠態度,因為消極態度比冷漠態度更難以激勵。如管理者對於成員重視程度低且同儕關係又不佳,則成員會對組織事務採取冷漠態度,此時加入一點競爭可能會使成員態度轉為合作。若管理者不重視組織成員,同儕關係還不錯,則成員對組織事務會採取對抗態度(組織中會有不同群體互相對抗),另外,該態度到最後還可能轉為消極態度。
《讀書心得分享》
【主題一-經濟發展理論(作者Joseph A. Schumpeter )】
講者 : 經濟三 范裕恒
本次分析範圍為 第一章-受特定環境制約之經濟生活的循環周轉
- 社會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經濟、文學、哲學、、、都是其中一部份。
- 本書的重要原則
(1) 假設一孤立社會(封閉系統)
(2) 重視經驗法則
(3) 經濟體系不會自己改變,可以合理假設他維持原狀
(4) 所有財貨都可以視為土地和勞力的組合(如下圖)
→ 財貨 = X 土地 + Y 勞力
麵包 |
麵包粉 |
勞力 |
小麥 |
勞力 |
- 經濟活動的意義 : 滿足需要 → 需求創造供給
【主題二-下一個榮景 : 政治如何搭救經濟(作者 Paul Krugman )】&【左右思維探討】
講者 : 經濟三 葉叡
- 政治與經濟不可能同時兼顧,必須做適當取捨
- 支配論(左派)與選擇論(右派)之爭 :
對於一國為何在政治、經濟上會受到他國控制,左右派有不同的看法。左派認為其他國挾著強大政治、經濟實力直接支配政經實力較弱的國家,譬如:提供經濟援助給遭遇困難的國家,藉此成為債權人,有機會影響受助國之政治、經濟。國際貨幣組織 (IMF) 援助一些國家,也被解讀成相同意涵。另一方面,右派則認為受控制的結果是該國的選擇,該國不可能不知道受援助會帶來受控制的命運。其論點是在任何狀況下皆有選擇的機會,受到支配只是其中一種選擇。對此左派認為有些狀況是無法選擇的。
- 一國如何擺脫他國的控制呢?
一國如要擺脫他國的控制必須還清外債與實行民主化。還清外債消除債務關係,才能擺脫債務國受控制的命運。另一方面,也必須走向民主化。因為國家若走專制路線必須要有龐大資金來維持,這往往也導致向外國借款的結果。如同,民國祚建時袁世凱的西園大借款。
【主題三-拉丁美洲:被切開的血管(作者 愛德華多.加萊亞諾)】
講者 : 法律二 謝景倫
- 拉丁美洲在資本主義發展歷程中扮演的角色
拉丁美洲在資本主義發展過程中總是扮演著被犧牲的角色。從地理大發現開始,拉美的資源不斷被往外送,資助歐洲、亞洲國家的經濟發展。而其本身受到的助益少之又少。
- 1970年代拉美國家遇到的問題
1970年代拉丁美洲國家遭逢貧富不均、人口過剩等問題。這與其歷史淵源有關,長期被殖民的拉美國家在獨立之後仍受原殖民母國影響,經濟利益依然掌握在外國人手中,另外,與向外國勢力靠攏的本國人也是利益的分配者。至於〝過剩的人口〞也被認為是拉美國家貧窮的原因之一。但部分人士對此不以為然。他們認為拉丁美洲資源豐富、土地遼闊,足以支持目前的人口,會貧窮是因為資源被往外輸出所致。
- 左派勢力高漲
1970年代遭逢貧富不均等問題,再加上上位者大部分皆是利益分享者,不願意改變現狀,因此促成了左派勢力高漲。這些左派人士希望直接藉由革命來改變現狀。
以上是本次讀書會紀錄。本次討論主題多元,有管理學、政治與經濟、左右派思維、熊彼得的經濟理論、還有拉丁美洲的發展歷史。我們希望藉由不同領域學習心得的分享,來增進知識的廣度,這將會有助於我們做經濟、投資決策分析。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