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畫動機與目的
透過讀書會進行深度研討,以期從普通閱聽者進階為深度閱聽者、得以更全面地了解電影的美學、語言與藝術價值。除了電影相關者,亦同時廣泛接觸異領域之文本,循此深層檢視電影中所揭示的命題,繼而回頭思考電影映射出的、我們自身存在的當今社會中的完滿缺損。
閱讀主題
本次讀書會有三次與電影社社課所規劃之專題配合,其餘則為讀書會成員共同決定之感興趣之主題,均與電影相關。
進行方式
導讀人簡介影片、書目 15分鐘
書目詳讀/影片播映 30~45分鐘/2.5小時內
提問與延伸討論 45分鐘
總結整理 10分鐘
預定討論時程(日後可再行調整,但不得少於6次)
次數 |
日期 (年/月/日) |
開始時間 | 結束時間 |
地點 |
研討主題 |
1 |
2011/9/30 |
16:30-19:30 |
樂活館 |
討論《姨媽的後現代生活》與讀書會計劃說明 |
2 |
2011/10/7 |
16:30-19:30 |
樂活館 |
李屏賓的攝影美學 |
3 |
2011/10/21 |
16:30-19:30 |
樂活館 |
專題:法國新浪潮 |
4 |
2011/11/18 |
16:30-19:30 |
樂活館 |
專題:動畫片 |
5 |
2011/11/25 |
16:30-19:30 |
樂活館 |
《夢十夜》電影討論 |
6 |
2011/12/2 |
16:30-19:30 |
樂活館 |
《夢十夜》小說討論與電影、小說文本比較 |
7 |
2011/12/9 |
16:30-19:30 |
樂活館 |
專題:紀錄片 |
預期成效
1.增進對不同體例之電影(動畫片、紀錄片、劇情片)之了解與熟習。
2.能夠由普通閱聽者進階為深度閱聽者,能夠更有效地賞析/識讀電影視覺美學/視覺語言。
3.辨別小說與電影的敘事藝術、思考維度異同。日後能夠有能力比較同文本在異體例之中的形變與取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