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畫動機與目的
返穀讀書會動機:
2009年一群關心社會動態的青年,在政治大學第三部門研究中心開辦的「青年公益論壇」課程聚集起來,其中,有七位學員特別關注農村,於是決定成立小組,希望自己能夠為台灣的農村盡一份心力,這便是返穀青年,取名「返穀」是因為感念現代台灣人似乎離土地愈來愈遠,我們希望人們能夠回頭審視台灣發展的步伐,重新審思農業社會天人合一的精神,重視稻穀、重視農業。此外,「返穀」音同「反骨」,代表了成員的熱血和對於「農業為次要產業」觀念的不妥協。因此,返穀青年組織讀書會,透過成員之不同學系領域,從多元角度一起探討農村價值,跳脫傳統的單向思考,期許透過不同學系有興趣成員一起籌組讀書會,彼此腦力激盪,提升及激發多元學習的方向。
計畫目的:
有鑒於台灣現代農業發展轉型,試圖探求農業的價值,並從各成員們的喜好和專長與農村的課題作連結,希望能從不同專業的視角發掘和審思現今農業的發展脈絡,期許能從讀書會探索未來農業可能的發展機會。
我們相信「農村是一所學校」,彼此激盪出來的夢想,惟有透過切實地行動,才有可能實現。因此,返穀青年在苗栗縣後龍灣寶社區長期蹲點,與社區合作,一起舉辦工作坊,邀請消費者支持友善土地、食品永續的傻瓜夢;邀請消費者跳脫商品市場的慣性思維,與生產者面對面的接觸,了解食物的生產脈絡、認同食品承載的多元價值。
透過讀書會的文本閱讀與討論,書本的知識與實際的行動得以產生良性的對話,幫助返穀青年理解與反芻行動的意義。在向農村學習的過程中,多元的刺激與想像,都將成為發想行動的養分與基礎。
閱讀主題
政大返穀讀書會本學期目標閱讀6本書籍,藉由各書籍的論述價值,提供成員有更多元面向探討農業價值。
進行方式
‧成員每週分享近期相關農業社會議題,俾利關心農業社會活動並可與農業時事接軌。
‧導讀人(書籍推薦人)負責進行週次安排讀書內容分享及討論,會議紀錄負責整理當週討論核心價值,請於星期日提供導讀重點和方向。
‧配合讀書會的討論主題,不定期邀請學者、專家、NGO工作者與會經驗分享。
‧100學年度第一學期,不定期安排校外實地學習農業活動的機會,目的發揮做中學,學中做的親自經驗,得已讓成員們有社會實踐參與的場域,實踐場域選擇具有農村多元價值特質的苗栗縣後龍灣寶里社區為代表。
預定討論時程(日後可再行調整,但不得少於6次)
※會議時程將配合農業相關的演講活動而彈性調動
次數 |
日期 (年/月/日) |
導讀人 |
會議記錄 |
研討主題 |
1 |
09月13日/二 |
|
|
籌備 |
2 |
09月21日/三 |
聖義 |
鈺雯 |
讀書會介紹 |
3 |
09月28日/三 |
肇翔 |
阿鼻 |
糧食危機關鍵報告 (糧食安全) |
4 |
10月05日/三 |
雞雞 |
米奇 |
到底要吃什麼(美國) |
5 |
10月12日/三 |
雞雞 |
Maggie |
到底要吃什麼(美國) |
6 |
10月19日/三 |
鈺雯 |
肇翔 |
女農討山誌(產銷) |
7 |
10月26日/三 |
阿鼻 |
雞雞 |
我的小革命 (社造) |
8 |
11月03日/三 |
好威 |
聖義 |
社區營造(社造) |
9 |
11月23日/三 |
好威 |
聖義 |
土地法規 |
10 |
11月30日/三 |
聖義 |
米奇 |
陳東陞(秋鬥文章) 江湖在哪裡2 (地方政治)
|
11 |
12月07日/三 |
|
|
演講(一) |
12 |
12月14日/三 |
|
|
演講(二 |
13 |
12月21日/三 |
|
|
總結 |
預期成效
本讀書會主要探索農業的多元價值,從各成員的專長和熟悉領域一起腦力激盪過程,主軸核心為另類農業發展、社區支持型農業想像、社會運動、社會結構關係、分類價值、全球化經濟發展、土地政策討論、等面向相關書籍進行討論,藉由成員們的討論與分享,期許能探求台灣農業多元價值的觀念和思考,提供台灣農村可行的發展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