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生至少當一次傻瓜》

 

本書圍繞在日本NHK電視台對於小農木村秋則先生的專題訪問。木村先生在秋津平原所種的「奇蹟蘋果」

 

奇蹟在於:

1)      沒有收入長達四年

2)      普通果園重出有機蘋果

3)      不易腐爛的蘋果

 

木村先生具備了難得的傻瓜精神: 

1)      擇善固執

2)      天真、無邪、樂觀

3)      人跟大自然超乎想像的生命力

 

木村先生的動機:

木村先生受到福岡正信<<自然農法>>的影響且為了對體質對農藥過敏的妻子,開始嘗試種植有機蘋果。他嘗試了許多可以替代農藥的物質與方式,例如:醋、辣椒等。

 

何謂自然農法?

自然農法和有機耕種不同,有許多不同的方法。十分激進的自然農法連有機肥都不施,木村先生的自然農法就是如此。他善用生物相剋的方法,不施有機肥、農藥與除草劑。

 

台灣的狀況

即便是目前農耕界常見的自然農法,也不完全適合台灣原生環境,令人想起培慧老師在講座中所說的,台灣其實有傳統的自然農法,而這方面正面臨著流失的問題。

 

在木村先生的果園中有種蛾叫做尺蠖,剛開始木村先生企圖把所有的尺蠖幼蟲以人工移除,但後來發覺太不切實際。害蟲和雜草一直是一個困擾著他的問題。

 

    一開始木村先生一直失敗,到最後窮困潦倒,想到山中自盡,但卻因看到山中的野樹沒有人施肥,卻仍然結了豐碩的果實,領悟到土質是他一直忽略的重要關鍵。木村先生重新拾起希望,回到果園進行土壤改革。木村先生認為土壤中的微生物對於果園中的蘋果樹很重要,有助於蘋果樹吸收養分,也使蘋果樹的抗病性增強。之後,木村先生終於有收成了,雖然只是如乒乓球大小般的蘋果。

    木村先生的經營策略由「積極與病蟲雜草對抗」轉變為「維持一個豐富的生態系統」。他體認到蘋果樹並非獨立生長在一個生態系統中,為果樹營造一個平衡的環境比試圖完全移除對果樹有害的原素來的重要。

 

農藥與化肥的利基空間

1)      節省勞力

2)      提高產量

其實是比想像中還強烈的誘因

 

    聖義說有一個網路上的部落客,經營果園,他的原則是盡量不使用農藥,但是有些時候還是逼不得已使用了,畢竟還要考量生計。除草劑的種類其實很多,各有不同的使用方法與機制,若要深究,其實可以找到許多相關的文章。

 

    聖義分享:有農友使用廁所刷子除草,其實很輕鬆,或許下次可以試試看。

 

抗拒農藥的原因:

    我們做為大學生,我們不喜歡農藥的原因是基於環境與健康的考量,但是對於農人來說卻不見得是如此。除了產量的考量,還有作物外表的考量,因為消費者是以作物外表來評鑑作物的價值。

 

木村是如何成功的?

        如果是一般人,是否早已經放棄?我們可以感受到他的成功在於堅持,但是這樣的堅持似乎相當困難。或許他三十五歲時一度想要輕生的經驗帶給了他不同的啟發。然而,若有了前人的經驗分享,台灣有意嘗試自然農法的人應該可以縮短嘗試的時間,簡短痛苦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政治大學教發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