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2-19】勞動與社會福利新視野分析小組1

 

進行方式:

1.文獻導讀:王振寰、瞿海源主編 「社會學與台灣社會」第六章性別

2.影片欣賞:盧業冠 「我是異性戀」

3.心得討論

4.議題討論

 

一、文獻導讀

(一)定義-性、性別與性別傾向

1.sex﹙性﹚:兩性間身體的差異(染色體、荷爾蒙、生殖器官)

    ←Delphy 批評:性別二分法亦是社會建構而成,而非自然形成

2.gender﹙性別﹚:兩性間心理、社會及文化差異

3.sexual orientation (性別傾向):個人情慾的對象是否與自己相同性別

 

(二)男女之間真的有性別差異嗎?

1.生物決定論-社會生物學的論點

2.社會建構論

a.男女性的差異主要與其文化背景差異有關,而兩性行為差異主要從性別認同的社會學習而來

b.兩性差異是經由各種制度加以強化及建構而成

c.經由社會建構,性別差異會被加以正面及負面地詮釋,而使天生中立的生理差異延伸為社會差異,並進一步形成權力分配、資源分配、責任分配、風險分配的不平等關係。

d.Doing gender (做性別)West & Zimmerman

社會性別是情境化的行為實踐,以迎合社會的規範性想像。

 

(三)性別關係的四種面向

1.權力關係-父權制﹙patriarchy﹚

2.生產關係-

a.公/私領域的劃分:

公領域被視為較重要,較嚴肅,屬於公眾利益。被建構為理性取向的 。

私領域被視為較瑣碎,較不重要,較輕鬆,及較具私密性。被建構為情感取向的。

女性被視為具感性及直覺能力,故適合於私領域發展,從事「再生產」的工作

b.無酬家事勞動

c.再生產勞動

職業婦女面對的雙重負擔﹙double burden﹚→the second shift

d.就業

職業水平隔離:當前女性工作者仍集中於低薪資、例行性的工作。

職業垂直隔離:玻璃天花板

e.貧窮女性化(feminization of poverty)

3.情感關係

4.符號關係

 

二、影片欣賞

盧業冠作品「我是異性戀」

影片簡介:

「同性相吸天經地義、異性相戀顛倒是非」,
這是一個由同性伴侶組成合法家庭的同性戀世界,
男女間的交往被視為禁忌不正常,
異性戀坦承自己的性向被稱為開放外人『入場』,
坦承自己性向的異性戀者冠瑋,
面對好友與自己喜歡的人墜入愛河,
厭惡異性戀的家人發現自己的性向,
冠瑋如何走出毫不愧對自己的人生道路

 

三、心得討論

張鈞婷

    起初,文章介紹各種女性主義的學說,解釋性別產生的原因,分別從性別、文化、社會建構著手,並且嘗試解釋性別可分為兩種面向,即生理性別(sex)及社會性別(gender)。因為本文主軸為性別議題,因此難免會討論到異性戀霸權的爭議,有人認為性向源自於社會建構,人們從小就被教導要成為異性戀,亦即性向也是被建構出來的。

    另外,女性在社會中也長期受到壓制,例如女性與男性雖然工作內容相同,但工作收入卻少於男性。又,雖然整體勞工的結構,女性的比重有增加,甚至在基層勞工結構方面,女性佔據一半,但女性勞工通常集中在部分工時、基層的區塊。至於高階職位及主管工作,卻以男性居多。在此,書本特別引用政府機關的數據,顯示越高階的職位,女性比重越少。那為何在高階職位會有女性的身影呢?係因此種女性複製了男性霸權的模式,這種女性具有男性積極的領導特質,因此受到男性霸權勞動市場的青睞,我們討論到例如呂秀蓮、蔡英文、王雪紅就是這種例子。倘若一個女性是陰柔而非陽剛的,或許她就無法進入高層的階級了。

 

黃國媛

    本次讀書會從社會學的角度出發,看到性別的權利面向以及其形成原因,生理模式或社會建構模式都提醒著讀者,男女的平等與否利基於觀察角度的不同。另外除了以往我們嘗試在法律上突破的父權或夫權思想外,異性戀霸權的情形也值得我們關注,因為在社會福利服務輸送上,許多制度是建立在一夫一妻的異性戀婚姻基礎上,使得同性戀族群被排除在外。同時,在探討女性勞動評價方面,學習到情緒勞動的概念,可作為觀察服務業女性從事工作時所被忽略的價值。而欲建立一個性別平等的社會,破除各式各樣「做性別」的生活模式,內化為每個人的思想或舉止,而後形成共識或轉化為法律文字,或許是可被期待的方法之一。

 

四、議題討論

議題一:書中提及的「情緒勞動」,真的是多於屬女性,且無償的嗎?

問:情緒勞動不是也應該屬於工作的一部分嗎?若屬於工作的一部分,不就也有其經濟價值?且無男生也在進行情緒勞動吧

回應一:我也覺的情緒勞動不應該是完全無償的,而是會成為工作的內涵。這樣看來,情緒勞動也會有其價值。

回應二:那我想這邊的意思,應該是指勞動者工作時多點和顏悅色,就算口氣好一點,薪水也不會變高吧。所以才說情緒勞動是無償的。

回應三:家事勞動的部分則比較沒有疑問,確實女性多負責無償的情緒勞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政治大學教發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