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992-4】中國思想史學習技巧實驗小組4

 

 

1.韋政通《中國思想史》上冊頁六一二言儒家的「天人合德論」和漢儒的「天人感應論

」在理論和實際生活中都顯得混淆不清,下段言道家的「天人不相勝論」(即「自然主義的天人合一」)和儒家「天人合德論」在境界的追求上容易混淆不清,試論述這兩個說法。(韋氏清楚地在《中國思想史》上冊頁六一一標舉了魏、晉以前的三種天人合一論,可先參熟)

 

答:關於前說,「天人合德論」與「天人感應論」的天皆有其超越性;前者代表道德的

終極境界,後者是宗教崇拜中的天神。雖意義不同,二者皆主張法天,皆認同天人之際能感能應,故在理論和實際生活中都顯得混淆不清。關於後說,「天人不相勝論」、「天人合德論」與「天人感應論」相比,重心不是信仰,主位不在於天。「天人合德論」的天是道德化的天,而「天人不相勝論」的天就是自然。雖意義不同,然而二者皆以「天」代表人生的終極境界,故在境界的追求上容易混淆不清。

 

2.由《荀子‧天論》「唯聖人為不求知天」可推論荀子是不可知論者嗎?(參見韋政通

《中國思想史》上冊頁六九九)

 

答:不可。《荀子‧禮論》:「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載人,不能治人也。宇中萬

物生人之屬,待聖人然後分也。」天道自然,不能為治,需聖人以禮義「化性起偽」方能「天生人成」。又《荀子‧天論》:「天有其時,地有其財,人有其治,夫是之謂能參;舍其所以參,而願其所參,則惑矣。」聖人不捨其所以參,因其知「不為而成,不求而得,夫是之謂天職」(《荀子‧天論》),故「雖深其人不加慮焉,雖大不加能焉,雖精不加察焉;夫是之謂不與天爭職。」(同上)故知「唯聖人為不求知天」是不為,非不能為;「不求知天」之「天」既為自然天,更與不可知論無涉。

 

3.王充的自然主義如何助長玄學時代的興起?(參見韋政通《中國思想史》上冊頁六零

零)

 

答:魏晉玄學最顯著的一個特徵,就是把具體的感應,化為抽象的思辯。而王充的自然主義主張天道自然,故能建立天人感應的反命題:「人不能以行感天,天亦不能隨行而應人。」(《論衡‧明雩》)其說未脫「感應」的藩籬,但對照上述玄學特徵,雖沒有完全將「感應」概念完全抽離,但已成為瓦解天人感應之濫觴,不失為助長玄學時代興起的一股潛流。

 

4.《易傳》中的〈彖傳〉和〈繫辭傳〉如何大大發揚了天人感應的思想?(參見韋政通

《中國思想史》上冊頁六零六)

 

答:天人感應之說,其要在於其指稱之天為宗教崇拜中的天神,以及「天人相副」。《周

易‧無妄‧彖》「天命不祐,行矣哉!」可見其天神思想。《周易‧豐‧彖》「天地盈虛

,與時消息,而況于人乎?」則可見天人相副的概念。《易傳》作者和鄒衍一樣擅長「談

天」,所談之天的意義則為「自然」和「天命」的混合體,因此在天人關係中特別強調法天。作為儒家解經之傳,《易傳》實在有助董仲舒發揚天人感應思想,將儒家宗教化、制度化。

 

5.玄學與老莊有何不同?

 

答:如前述,魏晉玄學最顯著的一個特徵,就是把具體的感應,化為抽象的思辯。要徹底瓦解天人感應,必須由內部轉化它;要由內部轉化它,必須把作為這套思想核心的「感應」作用完全抽掉。要做到這一點,在以往的傳統中,道家是比較有效的,因為它一開始就主張以自然天取代宗教崇拜中的天神,故成為玄學最早的歷史根源;玄學的發展被稱為「新道家」,是很恰當的。但既稱為「新」,自然有所増附,甚至改變。玄學與老莊不同之處,經討論後,約略如下:一、玄學源流,除先秦道家之外,尚有《易經》。二、玄學思潮來自玄談,玄談來自清談。清談主要內容在「品鑑人倫」,故融入了品評人物的「形名學」;玄談「依方辯對」,須使用名學的方法,而此方法可直接得之於先秦名家,亦可獲之於經學的訓練。三、出現「言意之辯」,而此為決定玄學發展的一個重要關鍵。湯用彤〈魏晉玄學論稿‧言意之辯〉頁二五、二六:「夫具體之跡象,可道者也,有言有名者也;抽象之本體,無名絕言而以意會者也。跡象本體之分,由於言意之辯。依言意之辯,普遍推之,而使之為一切論理之準量,則實為玄學家所發現之新眼光新方法。」四、老莊哲學雖然玄遠,其主要出發點仍在人生哲學;而魏晉玄學不甚關注人生哲學,而工於抽象概念的思辯。五、本體論不同。先秦道家以「道」為本體;而王弼以「無」為本體,向秀、郭象以「自然」為本體。

 

6.韋政通《中國思想史》上冊頁六九八:「但反教本身卻是中國思想內部一貫的要求。」

又說:「中國文化的主要性格,基本上不能再成為以信仰為主宰的文化。」該如何理解?

那中國文化又是以甚麼為主宰?

 

答:反教之「教」與「信仰」係指原始宗教、原始信仰。中國兩大哲學儒家、道家,它們的基本概念:仁與自然,都與原始宗教中的天神概念不相容,故使中國文化的主要性格,基本上不能再成為以信仰為主宰的文化。而在漢孝武帝獨尊儒術之後,儒家思想成為主流,構成中國主流文化的底蘊,故可言現在的中國文化以仁為主宰。

 

7.韋政通《中國思想史》上冊頁七零九認為〈神滅論〉的論旨與目的不相應,但言:「反

佛如是反因果輪迴,情形又不同。」該如何解釋?又,如何定義〈神滅論〉的「神」?

 

答:〈神滅論〉目的是要滅神滅佛,為此范氏提出「形神相即」的論旨,並希望經由「形

存即神存,形謝即神滅」的論證以證明論旨。論證的結果只能證明形存則知、慮存,形謝則知、慮滅;而〈神滅論〉所要滅的神或佛,在宗教意義上是超感性超理性的,其存在不需要也不能有理性的基礎。用理性去論證不需要也不能有理性基礎的神佛是否存在,〈神滅論〉的論旨與目的根本不相應,也就是說,這個前題本身就有問題。相對於神佛,因果理論是理性、邏輯性的,理論上來說是有可能用理性論證推翻的。關於〈神滅論〉之「神」,應是指一般所說的精神或靈魂;但須指出的是,范氏認為「形謝即神滅」,與多數人所持的「神不滅論」不同。

 

討論心得:

 

    這週讀的範圍是回過頭去看玄學的興起與演變及玄學最後的范縝神滅論兩章,韋政通在玄學的興起與演變這章中將漢代思想的概念從董仲舒使儒家宗教化的天人系統,到揚雄雖然希望能直接認同孔孟精神卻居然與王充的自然主義一同成為了助長玄學時代興起的潮流……這些都使我們連帶複習了前一時期的思想家的思想,也注意到其承先啟後的重要性,並從中了解了其之所以成為重要思想家的原因。但從中我也想到一個疑問,這是外系同學給予我們啟發,有天,外系的同學看到我在讀「玄學」時,問我:「玄學是什麼?就是老莊之學嗎?」一時之間,我只能回答:「不一樣。」,就無法接著有系統的回答出兩者之間不同的地方。於是我在讀書會中提出這個問題,我們發現其實,有時候我們在本科系讀書的過程常會出現感到理所當然而渾然不知的盲點,這確實需要不同思考模式的人來提點我們以免使我們永遠困在自己的小圈圈裡,而不能活學活用,從不同角度切入的探討問題、發現問題,真正透徹了解整個知識的全貌,只侷限在課本上已經設定好的問題裡,由此可知我們斷不可關在象牙塔中作學問,而應與不同領域的同學多交流不同的思路想法,或許對我們的求學過程都會更有幫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政治大學教發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