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漢代文學史 

 

一、漢代散文對於先秦散文的繼承和發展。(政大90年)

二、試簡論西漢散文的演變(台大83)

 

 

此兩題可以一起討論,西漢散文是在先秦諸子散文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例如賈誼的〈過秦論〉有戰國策士的遺風,有對比的手法及浩蕩的氣勢;晁錯〈論貴粟疏〉文風簡潔明快,有商鞅、韓非遺風;《淮南子》有縱橫家說辭的特點,舖張誇飾、滔滔不絕、廣徵博引,反覆論證。但又有所不同,先秦諸子散文因為處於歷史轉折期,為建構新政治、思想、文化模式,各自著書立說,相互攻訐。漢代散文家處於大一統的新政格局,鞏固新政權,建立時代的意識形態成為關心問題,使他們的文章比先秦散文少了思想表達的自由度,顯得嚴謹質實。

 

漢初在思想文化上尚有先秦餘緒,政論散文代表西漢散文的最高成就。隨著帝國政權穩固和定儒家思想為一尊,武帝以後政論散文向著深廣宏富、醇厚典重方面發展,由越世高談轉為本經立義。也有以剖白個人思想心跡為主的書信體散文。例如:枚乘〈諫吳王書〉、司馬遷〈報任安書〉敘事抒情均富感染力,成為漢代散文史上一枝奇葩。

 

東漢議論文總的趨勢來看,向著駢儷化的方向發展,同時也有不少語體散文作家也著意追求通俗易懂,淺顯明快的文章風格,在一定程度上對浮華文風有所矯正,例如王充《論衡》。東漢政論散文繼承了西漢的傳統,但氣勢不如西漢。敘事散文和西漢相比,則樣式則有所突破,出現了成熟的碑文和遊記。例如:碑文:蔡邕《郭有道碑》、遊記:馬第伯《封禪儀記》是現行最早的遊記。

整理自袁行霈:秦及西漢散文、東漢散文

 

三、「辭」與「賦」有何不同?又為何後人常常將「辭賦」並提?究竟《楚辭》與漢賦的書寫有何關聯?試說明之。(師大98)

 

 

賦的基本特徵,歷來比較權威的說法有兩種:其一是「不歌而誦為之賦。」(《漢書‧藝文志》),這說明了賦體命名的由來,因為遠古時代詩是入樂歌唱的,《詩經》裡的詩就可以弦、歌、誦、舞。到春秋時代,外交場合常賦詩言志,賦詩即誦詩,所賦的詩多為古詩,也有字作詩。到戰國時代,聘問歌詠不行於列國,賦詩言志的外交活動自然停止,但還有人寫不入樂的詩,人們為了將其和入樂之詩作區別,就將這種不入樂的詩叫作「賦」。賦於是從動詞變成了名詞。其二,「賦者鋪也,鋪采摛文,體物寫志也。」(《文心雕龍‧詮賦》)後來賦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與詩不同的風格,一般來說,詩尚含蓄精練,故篇幅大都短小,賦則尚鋪排宏麗,故篇幅大都較長,劉熙載《藝概‧賦概》說:「賦別於詩者,詩辭情少而聲情多,賦聲情少而辭情多。」,此外又說賦是「詩之鋪陳者」,故詩賦雖常有交叉,有的詩可以叫賦,有的賦可以叫詩,但詩賦還是各有特點,是兩種不同的文體。《文心雕龍‧詮賦》的解釋正指明了賦在藝術風格上的特點。

 

漢代開始,一般都「辭賦」連稱,辭也是一種文體。其特徵是描摹物狀,抒情寫志,故謂之「辭」,它的代表是屈原的〈離騷〉,故又稱「騷體」,它不入樂,不可歌,只可誦,故又謂之「賦」。在這個意義上,辭和賦本就是一體而二名。後來散體賦發展起來,取代騷體賦的地位。這種散體賦的藝術風格,不同於騷或辭,差別在於:其一,辭主抒情,而散體賦以「體物」為主,以「極聲貌以窮文」(《文心雕龍‧詮賦》)為其特徵。其二,辭的句式為騷體,而散體賦則是一種駢散結合的形式。其三,辭依詩取興,引類譬喻,「發憤以抒情」是其主導傾向,而散體賦則直陳其事,體物多侈麗宏衍,以鋪張揚厲為其旨歸。其四,辭婉轉曲折,兼長風雅,散體賦則雕飾浮詞,堆砌名物。要言之,賦可以概括辭,而辭只是賦之一體,只有騷體賦可稱為辭。

整理自:馬積高、黃鈞主編《中國古代文學史》第二編秦漢文學第二章漢代辭賦

四、何謂「古詩十九首」?試述其藝術成就。(師大96)

 

 

古詩十九首代表東漢後期五言詩成熟階段之最高藝術成就。觀其審美境界和語言技巧,一、其語言濃縮、積澱已久,有高度概括性和豐富表現力。二、詩中多名言警句,簡潔生動,哲理深而詩意濃。三、許多日常用語,造語平淡卻有韻味,四、化用古代典故卻不晦澀。五、疊字運用巧妙。例如:〈青青河畔草〉〈迢迢牽牛星〉。六、雙關語自然融入,有樂府民歌的神韻。例如:〈客從遠方來〉。七、許多詩篇以其情景交融、物我互化的筆法,構成渾然圓融的藝術境界。

古代許多作家自覺地學習,借鑒其藝術風格和創作手法,甚至模擬:曹植、陸機、陶淵明、鮑照等都有這方面的作品傳世。

 

五、試論歷史散文自先秦至兩漢之發展。(師大92)

 

 

先秦歷史散文:

1.《尚書》:《尚書》在時間跨度上與甲骨卜辭和銅器銘文相近。《商書.盤庚》是可靠的殷代作品,也是我國記言文之祖。《尚書》文字古奧典雅,語言技巧超過了甲骨卜辭和銅器銘文,而且這些文誥都是單讀成篇,有完整的結構,對先秦歷史敘事散文的成熟有直接的影響。

 

2.《春秋》:《春秋》記事系統,具有自覺的記事意識和寫作義例。雖然具備明確的時間觀念,但是記事簡略,甚至短至一字。因此記事雖簡而有法,卻並非真正意義上的敘事散文。如:〈隱公元年〉:「夏,五月,鄭伯克段於鄢。」彷彿新聞標題,不像一篇文章。《春秋》以一字寓褒貶,不是表現於議論性文辭,這種在史著中灌注感情色彩的作法,為後代史傳文學所繼承。

 

3. 《左傳》:《左傳》中的記言文字,主要是行人應答和大夫辭令,包括出使他國專對之辭和向國君諫說之辭等。這些文字簡潔精練、委曲達意、婉而有致、栩栩如生。這些辭令,由於行人身份及對象的不同而風格各異,有的委屈謙恭、不卑不亢;有的詞鋒犀利、剛柔相濟,因事因人而具有不同個性特點,但都用辭典雅,生氣勃勃。敘述語言則簡練含蘊、詞約義豐。

 

4. 《國語》:以記言為主,所記多為朝聘、饗宴、諷諫、辯潔、應對之辭。記言文字在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方面都很縝密,又有通俗化、口語化的特點,生動活潑而富於形象性,也能寫出鮮明生動的人物形象。《國語》對歷史事件因果關係的敘述不及《左傳》普遍完整,雖然敘事和刻畫人物有一定特色,但文學成就比《左傳》還是稍遜一籌。

 

5.《戰國策》:表現了縱橫家思想,反映了縱橫家的人生觀。強調審時度勢、追求功名顯達,富貴利祿。反映了戰國時代「士」階層的崛起,及士人精神的張揚。是策士行跡的生動寫照。有鮮明生動的人物形象、辯麗橫肆的語言藝術。辯麗橫肆的文風、雄雋華贍的文采,是當時縱橫捭闔時代特徵的體現,標誌著先秦敘事散文運用的新水平。

 

《尚書》、《春秋》到《國語》《戰國策》《左傳》都影響漢代史傳散文深遠。

兩漢史傳散文:以司馬遷的《史記》及班固的《漢書》為代表。

 

《史記》體例是在先秦編年史、國別史的基礎上的創新和發展。《漢紀》等則是《春秋》、《左傳》編年體史書的直接繼承。先秦敘事散文記述歷史事件直書其事、褒貶鮮明的特點,《左傳》《戰國策》高超的寫作藝術,對後世史傳文學產生深遠影響。《史記》吸收了《左傳》《戰國策》的寫作技巧,對其中一些史實稍加改動便加以運用,甚至不加改動就直接錄入。司馬遷、班固、陳壽、范曄等繼承了《左傳》開創的既敘述故事又描寫人物的形象生動的寫史傳統,他們的作品不僅是歷史著作,也是文學作品。《左傳》簡練蘊藉的語言風格為後代史家所繼承。《戰國策》的辯麗恣肆也影響《史記》奇譎。

 

《史記》為傳記文學的開端,有先秦文學傳統的繼承與融會,還有人文精神的弘揚。後代不少散文、小說、戲曲與《史記》都有淵源關係。而《漢書》也一定程度在《史記》的基礎上發展出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在敘事寫人方面也有很大成就,並且有精細的筆法,以謹嚴取勝,形成與《史記》迥然有別的風格。

 

心得: 

 

這次本小組所討論的內容範圍為兩漢文學。作為先秦以來文化的繼承者並在政治、經濟、思想等各個方面都有所開展的漢代,在其間所發展的各種文學體裁,其興衰的軌跡是文學史上不得不注意的一章,伴隨著兩漢輩出的傑出作者們,走出了時間與扉頁的厚度。

 

作為知識的吸收者,我們第一次在課堂上接觸兩漢文學已經是近兩年前的事了。不論是本小組中的「元老」們,抑或是新加入的成員,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進度的腳步,所謂的「兩漢文學」離我們真的好遠好遠。尤其西漢大賦的辭藻堆砌、鋪張揚厲更是讓一些成員敬而遠之。如今本小組所有成員齊聚一堂,藉由考古題的提點,重新進入兩漢文學的世界。這趟「再發現」之旅,光是看討論內容之精彩,不難想見本小組成員收獲之豐富。惟與本小組之目的相比較,我們理當爛熟於胸,而非一再「再發現」。在數週之後,「再發現」之旅也將告一個段落了,希望屆時題目的直接寫作能砥礪我們的實力,更上一層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政治大學教發中心 的頭像
    政治大學教發中心

    政治大學讀書及學習行動小組

    政治大學教發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