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 名:霧社事件-台灣人的集體記憶
內容介紹
本書為霧社事件70週年研討會的會議記錄,參與人士多為學者與原住民,會議中討論霧社事件發生原因等。
以下將說明原住民當中對於霧社事件發生原因之不同聲音:
*牧育長
- 賽德克族不想被當成畜生,要自由基本尊嚴。
- 賽德克族是山林的守護者,不想木場被破壞,且沒有工資。
- 對自己民族的認同,日本人總是汙辱賽德克人,將當族人當成畜生,但族人不是以野蠻為樂。
*生存者(大多由長輩的回憶得知情況)
- 有認土地的方式:族人在劃分土地時會埋石頭做儀式,各個族皆會遵守,但日本人來了之後,收走了所有土地且不遵守傳統的埋石儀式。
- 人與人的關係:對每個人一視同仁,有共享的概念,大人小孩都一樣,並會遵守人的意願,而日本人與原住民間無共享、同等。
- 有自己的系統:族人沒有買賣的概念,付出勞力換取需要的物資,日本人來後,不能從事自己的農作,因而造成沒有東西吃,使部落越來越不健康,傳統技藝也跟著流失。
- 傳統宗教信仰:祖靈觀,有分好靈和壞靈,兩者皆會影響部落的興盛與否,砍頭是因為靈氣都聚集在頭部,因此在出草時大家都會搶頭,而日本在國際上總說賽德克族會吃人,這對族人來說是種汙辱。
- 和解的儀式:兩人會一起喝酒,臉靠著臉,表示已經變成一體,是自己人,但日本人不願與族人喝酒和解。
*部落婦女(事件發生時只有七歲)
在三個語系的紛爭中,Tgdaya最兇猛,彼此之間仇視。當時Toda被找去一同殺日本人是有點勉強的,因為他們以幫日本人為榮。
但是現在希望三個語族可以和解。此外,上述的五點也不是真的這麼正確。
*出草的意義:男性魅力的提升、族人有人生病(有惡靈),因此希望藉由出草拿回別人的人頭(靈)
此書飽含了原、漢觀點,並希望訂定一個紀念日,顯示台灣人追求自由、平等的指標。
回饋與討論
1. 可再多補充有關出草的資訊。
2. 馬紅(莫那魯道之女)曾說:傳統文化的東西不見之後,感覺原住民就真的不見了。
3. Toda在日治時期是如何生存?
日本警察的差異性,就像小島一開始願意聆聽族人的聲音,願意去了解他們。此外也與日本人對待原住民的態度有關,若需要他們來以夷制夷,變會善待他們。
4. Toda矛盾的心理:不想殺賽德克族,但又想報復,因此被日本人慫恿成功。
5. 為什麼賽德克族殺了全日本人(包含婦女小孩)?
以防通信。
6. 為什麼日本不殺婦女和小孩?
有戰俘的觀念,且他們認為自己為較文化的民族,並非每個人都需要殺掉。
作 者:Yabu Syat,許世楷,施正鋒
出 版 社:台北:前衛
出版日期:2001年0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