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北大學廖本全教授談土地正義

 

    返穀的行動一直受到本全老師的支持與指導,這次的聚餐目的是想要慶祝教師節,也分享最近的感覺。

  剛開始是每個人的自我介紹。老師很喜歡Maggie的文章。(請見灣寶農學園http://home.artistic.org.tw/modules/tinyd0/index.php?id=2)雖然每個人會進來返穀讀書會的理由、動機不同,按照老師的說法,有些人天生「質就非常好」,而有些人則是在行動的過程中逐漸開發出來。

  之後,返穀請教老師目前的現狀與在行動上遇到的困難。老師就跟我們分享他的行動歷程,也跟我們分享他的想法。

  老師在聚會中分享自己的生命歷程,剛開始的時候,老師其實也並不是一個外向的人。在校園裡面,觀察到一群同學,雖然衣著怪異,但卻很勇敢地從事社會參與。讀馬克思的書(雖然讀不懂),並對於學校不良的政策,起而抗之。對於這樣的人,在覺得奇怪之餘,也覺得他們非常的特別。有一次學校為了要擺脫這一群人的檢驗,還故意挑在他們期中考的時候來招開籌備會議。

  在一路上求學的過程中,老師說他遇到很多的好人幫助。例如,在上研究所的時候,他到外校修課,老師刻意將他介紹給班上的同學,同學們也輪流幫助他理解課程的內容。但隨著社會參與逐漸擴大,心裡面也漸漸累積了很多的問題。例如覺得大家對待原住民的方式不對,但卻說不出為什麼,或者到底哪裡出了問題;覺得學校裡面教的都市規劃出了問題,否則為什麼台灣的都市會這麼的凌亂不堪。這些問題都沒有辦法在一時間獲得解答,必須自己來尋找答案。

  有一次,他跟著一個營隊到山上原住民的部落裡去,剛開始的時候,聽原住民唱歌,覺得很好聽,過了幾天之後,他感覺自己可以跟原住民和聲。老師說,從那時起,他感受到大自然與人之間的關係應該是什麼樣子。推薦了《山豬‧飛鼠‧撒可努》這本書,說他讀這本書的時候很感動。

  當返穀問到,有時候也會面臨人手不足的窘境,要怎麼樣才可以持續的保持動力?老師回答:「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但我覺得,對的事,繼續做下去就對了。」當我們問老師在台北大學有沒有像老師一樣,實際用行動關懷社會的老師。老師說很少,但他又樂觀的說:「就是因為只有我一個人,我更要努力阿!對的事就要一直做下去!」。他又提到他跟潘翰聲等夥伴在抗議政府破壞環境的時候,遭到很多挫折,有一次,意見的表呈十分的完整與順利,也得到審議會的委員的認可,但實際公布開票結果,卻只剩下主持人宣告通過審議。那個時候,覺得十分的荒謬。還有一次,雨下得特別大,所有的人都淋濕了,連老師放在背包裡新買的書也不例外的濕透。那個時候,潘翰聲身體乾得特別快,老師對潘翰聲說:「翰聲,你熱情如火!」。夥伴之間相互鼓勵,鼓勵彼此走過挫折。老師說他雖然遭遇很多次的挫折,但他一直都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他也認為,只要有信心、有勇氣,一定會成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政治大學教發中心 的頭像
    政治大學教發中心

    政治大學讀書及學習行動小組

    政治大學教發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