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2-4】中國思想史學習技巧實驗小組-預定討論時程
動機與目的
傅偉勳先生主張「創造的詮釋學」,即:詮釋古代思想時,應兼顧文本的「意謂(意義脈絡的理解)」、「蘊謂(原作未意識到、未明說的部分,此乃因作者不一定能以文字完全表達心中所想)」,將思想家的觀點更全盡、明晰、徹底地詮說(此為「當謂」,已略含「創謂」);而後,尚應超越、鬆開原有的脈絡、限制,近一步根據後代各種資源、條件,更充分地解決原來所提出的問題(完全進入「創謂」,已脫「思想、經典詮釋」的範圍)。本組對於此說感之甚深,亦冀望能有所「創謂」;故在教授授課之餘,透過讀書會研讀、討論教學發展中心所推薦有關「學習力」以及讀書會運行之書籍,並以其中所得研讀中國思想史(中國哲學史)相關著作,以期:既能與課堂上的授課內容做緊密的連結,次而培養普遍性的學習能力、獲得學習的正向回饋,至於最終能夠根據當代社會之景況而將所學用於生活中。
中國思想史(中國哲學史)對於中國文學系的學生來說其實是一門頗難的學科。其困難之處在於中國文學系的學生大多沒有如哲學系學生一般經過邏輯推理與哲學思辨的訓練;因此,在研讀前賢、學者有關於中國思想(中國哲學)的書籍著作以及論文時,中國文學系學生容易囿限於文本的字面涵義,一味追求「實謂(文句訓詁、版本考訂等)」,甚少有至於「意謂」者,更無庸思及「蘊謂」。然而皆身為中國文學系學生的本組成員,在經歷上一期讀書及學習行動小組活動的激盪之後,已能跳脫「實謂」的限制而懂得追求兼顧文本的「意謂」與「蘊謂」。不過本組對於自身在「意謂」的理解與「蘊謂」的發掘上認為仍有值得精進的空間;在體驗上一期活動的成效之後,本組相信持續進行計畫能夠更加精進自身全盡、明晰、徹底地詮說思想家觀點的能力,乃至於「創謂」之境地。
閱讀主題
主題細分為兩大部分。一、原始知識,即中國思想史(中國哲學史):大致上依照本組成員共同修習課程「中國思想史」的課綱選定,而本學期進度約略為「魏晉哲學」至於「現代哲學的初步開展」。韋氏《中國思想史》相應內容為第十五回以降,唯由於本組目的之一便是與課堂上的授課內容做緊密的連結,故閱讀主題之多寡將隨教師實際授課進度而隨時增減。二、讀書會運行與原始知識之運用:本小組之形成已有時日,仍望由《讀書會錦囊》尋求盡善之方;而透過《學校沒有教的學習秘訣》,從最切身的學校考試、學習策略與技巧,至於培養獨立思考、應用知識於生活;重新審視與學習「學習」這件事。
進行方式
閱讀書籍指定為韋政通的《中國思想史》,成員應每周預習該周的討論主題,並在討論板上提出問題,同時也必須參考其他人提出的問題、蒐集相關資料,最後一起在讀書會進行討論、記錄。除了指定書籍以外,也會搭配其他閱讀材料,如蔡仁厚《中國哲學史》、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等專著,多方面的吸收與不斷的思考,另外,成員應積極參與討論,每次讀書會都該踴躍提問、發表,互相砥礪,才能更有效的學習。
預定討論時程
次數 |
日期 |
開始時間 |
地點 |
研討主題 |
1 |
3/11(五) |
16:00~19:00 |
高句麗 |
第十六章─玄學的興起與演變 |
2 |
3/18(五) |
16:00~19:00 |
葛莉絲的安安 |
第十七章─何晏與王弼 |
3 |
3/25(五) |
16:00~19:00 |
提洛斯 |
第十八章─阮籍與稽康 |
4 |
4/01(五) |
16:00~19:00 |
風雩樓 |
第二十一章─佛教的興起 |
5 |
4/08(五) |
16:00~19:00 |
葛莉絲的安安 |
第二十七章─慧能 |
6 |
4/15(五) |
16:00~19:00 |
高句麗 |
第二十八章─新儒學的背景及其先驅者 |
7 |
4/29(五) |
16:00~19:00 |
提洛斯 |
第三十五章─程顥與程頤 |
8 |
5/06(五) |
16:00~19:00 |
高句麗 |
第三十七章─陸九淵 |
9 |
5/13(五) |
16:00~19:00 |
葛莉絲的安安 |
第四十章─明末清初思想的變化及其新趨向 |
預期成效
本組成員皆身為中國文學系之學士班學生,雖企望成就普遍性的學習能力,但仍須相當注重於自身專業之發展,故首求閱讀主題之一,亦即中國思想史(中國哲學史)之理解。本科目側重介紹中國歷代各個重要的哲學(思想)典範,以便提供一個個活生生的、具體的思想典型與價值參照;細言之,即是扼要地明瞭歷代各個重要的哲學(思想)典範,以便儘可能完整地鳥瞰中國哲學史的全貌,獲得一個通貫古今、眺望未來的整體視野。本組成員當於讀書會後精鍊且徹底地了解先秦至魏晉各個重要的哲學(思想)典範,以之為達到上述修習中國思想史(中國哲學史)的目標之基石。
再者,則當是閱讀主題之二,即《讀書會錦囊》、《學校沒有教的學習秘訣》二書的實踐。在讀書會之進程中,便是《讀書會錦囊》一書之實際運用;預期成效為:成立讀書會後能建立會內良好的學習風氣與人際關係,並有效率地獲得學習的正向回饋。不僅止於今日小組成員之間,這也使小組成員日後個別在其他研究機構,抑或是在社會之中,也能同樣經營一個甚至數個良好的讀書會。而透過《學校沒有教的學習秘訣》一書,能漸進地達到:將考試視為學習的回饋機制而積極面對、無所畏懼;提出有效率學習的積極策略和強化弱勢科目、提升優勢科目;掌握時間管理的關鍵和貫徹長程學習;既能獨立思考也能交流想法,因之連結思路而能有效提問;從經驗中學習、並靈活運用所知所學等目標。有效運用《學校沒有教的學習秘訣》一書,長此以往當能成就上述最後之成效,但鑒於此次讀書會專案施行時間之有限,初估能達到上述「既能獨立思考也能交流想法,因之連結思路而能有效提問」之階段。目前之初估雖未能達到最終目標(能夠根據當代社會之景況而將所學用於生活中),但若真達成初估之成效,便已能「擁有普遍性的學習能力、獲得學習的正向回饋」;如此,亦可視為本小組在短期內擁有長足之進步,不失為美好的學習成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