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主題:「如何面對批評」
書籍:<領導的黃金法則> Ch4 當你背後被踢一腳,表示你已經跑在前面
老師的開場:在科管所我們教導很多的知識,但是卻沒有教導大家怎麼做人,做人是很難的事情,即便現在我也在學習,希望可以透過這個機會,培養大家的價值觀跟面對事情時的態度。
這個章節在描述的是「如何面對批評」。首先要先能夠分辨是甚麼樣的批評,不是每個批評都要在意,而是從中選取對自己有幫助的,聽從建議去改進自己。另外也提到說,不是在意別人喜不喜歡你,領導者要著重在,是不是能給別人幫助。
- 在意跟在乎的差別?
在意是把這件事情放在心裡,而在乎是你聽到了,但是並不會讓這件事情成為心理一直帶著的壓力。We need to care是在乎,but we don’t need to carry是在意,即在意是我們一直放著這件事情在心裡影響我們。因此我們面對批評也是,我們要在乎,卻不用在意。
當面對批評時,我們要先釐清真相discern reality,而不是先看對方的動機,如此才不會先被對方的蔑視激怒、被言語傷害,而沒有看到事情的真實性,失去了改進的機會。這是培養我們「實事求是」的態度,如此人家才會覺得你是能夠接受建議的人、會進步的人,才願意告訴你。所以我們要care事情的真實性,而不是單單carry那個情緒。
當我們care之後,書上提供一些作法在P50。
不敢承認犯錯的老闆,是假設員工都不知道他做錯了,但是事實上剛好相反,即便不承認,員工還是都知道你做錯了。
- 但是我們知道了之後,要怎麼改呢?
當你真實的面對自己,承認錯誤,也想要改進之後,你自然就會去找到方法來改進。如果你的問題是不知道該怎麼做的話,可以去詢問別人的意見、找尋幫助。但是重要的前提是,你要有「願意的心」和「決心」去做。
很多時候你要先承認自己的軟弱,接下來你就去尋求協助。我有個例子,我太太有個朋友很可愛,他很喜歡逛街購物,他每次要去逛街時,就抽20塊美金出來放身上,把錢包放在我太太身上,跟他講等下無論我怎麼求你都不要把錢包給我。像賴床的問題的話,也許該改變的是根本的問題,就是先早點睡,可以把事情移到早上來做,早上起床不清醒的話,先做一些機械性的工作。
- 剛剛提到忘記你自己是安全感的問題?
這世界上最在乎你自己的人,就是你自己了,這是真的。想想看當你看照片的時候你最先看誰?有沒有過在電梯裡面一直看鏡子裡的自己而忘了按電梯的經驗?別人沒有你在乎自己,所以他對你講過的話他講完就忘了,但是你自己可能會一直把它放在心裡,他批評完了之後氣就消了,你卻會把他的憤怒放在心裡。有安全感的人是接納自己的人,一個接納自己的人就不會那麼在意別人有沒有接納你。這點跟第三點提到的,「接納你自己,這是成熟度的問題」有關,因為你自己沒有接納自己,所以你會把別人當作你的依據,來看看別人有沒也接納你。
- 有沒有可能,有一些人是根本不在乎別人的看法呢?
也是有這樣的人,不在乎別人的看法,對別人講話也不為人著想,他認為反正我的朋友就是那一群,其他的人我也不在乎,對自己很有自信,認識自己也接納自己,他過得很開心,可是他不會去改變自己,他一直以來都是這樣。
做自己不代表你要是一個很苛薄、自私的人,而是代表是你為了自己的目標、裡想、信仰去努力、堅持的人。我們本來就無法討好所有的人,而當你堅定往你的目標前進時,自然會有志同道合的人在你身邊。
- 在基督教中,「愛」是有層次的,以台語來講就很明確,我愛妳有三種層次:
(1) 我愛你是我要你I want you,是慾望的
(2) 第二個層次我愛你是我喜歡你,是感情性philo的
(3) 最高層次則是我疼你,是一種意志性的委身agape,是一種疼愛、大愛、犧牲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