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2-1】輕痰讀書會2

 

時間2011.03.17

地點:百年樓

主持人:邱筠

會議記錄:邱筠

主題:閱讀馬世芳──昨日抒鄉愁藍調

 

 

前言:

 

  馬世芳,台灣作家、廣播人。1971611日出生,父親是作家亮軒(本名馬國光),母親是資深廣播人陶曉清。

  高中畢業即開始在中廣青春網擔任電台來賓,介紹經典搖滾樂。曾在台北之音電台擔任「台北有點晚」節目製作人;1999創辦音樂社群網站五四三音樂站,並跨足獨立音樂製作,代表作陳珊妮後來我們都哭了》、拜金小姐專輯等,目前在News98電台主持「音樂五四三」,並在週三固定擔任張大春節目的來賓,介紹音樂掌故。

他的書寫歷程,在就讀台灣大學中文系期間,曾主編《台大人文報》和同學合編《1975-1993台灣流行音樂百張最佳專輯》,1995年退伍主編《永遠的未央歌》;1998年和友人合寫《在台北生存的一百個理由》;2004年翻譯《藍儂回憶》(與陳維明合譯);2006年出版散文輯《地下鄉愁藍調》獲聯合報「讀書人年度最佳書獎」;2010, 新經典文化出版《昨日書》。

 

 

心得分享討論:

 

邱筠:我是先讀馬世芳再讀張鐵志,我覺得張鐵志的書寫方式就是他在介紹搖滾樂,但馬世芳會融入自己的感情,藉由感情的共鳴帶出搖滾樂的來歷。

 

 

浩偉:其實我覺得地下鄉愁藍調寫得比昨日書好,因為我覺得地下鄉愁藍調寫得比較有fu啦!我很喜歡「廣播就像詩」那段,〈影印機與我〉根本就是在說我自己欸!〈歸鄉離鄉〉我覺得寫得很好,他其實轉行寫飲食文學也不錯啊!〈香菸〉我覺得他寫得很有形象感(後陸續補充他對文字的感覺、歌曲的知識並推薦歌曲)。

 

 

欣穎:第一篇,因為我沒有在聽廣播,所以就覺得被他寫得可想像,就偶爾打開廣播就像晚上在念書時大家都睡了的孤獨感,我也是印象式批評欸就覺得他很能寫出那種感覺;〈時代的氣味〉我看到最後一段寫到塑膠袋很好笑,但感覺真的會有那麼一天吧!那個東西走入歷史說不定在博物館展裡出來;〈驀然回首〉,我想是因為我們現在都還在馬世芳年輕的時代,所以都把寫作看得很重要,說不定等我們三十年後回頭也會有跟他一樣的感覺!(至於後面的〈銀河鐵道〉讓她想起高中教過的類似情節的動畫故事)

 

 

羽軒:我要講一下,就其實第一篇,我爸媽在家裡都很喜歡聽廣播,然後我之前因為要宣傳某個雜誌的關係,就有去交通廣播電台裡面,我覺得真的很神奇,就一個人對著麥克風一直講,然後前面完全沒有觀眾,我覺得我一定做不到這事。60頁我覺得寫得很迷人欸,是誠實的迷人;我覺得他有很多類似的文字:「等著瞧吧!」、「事實上,這是不必要的擔心」之類的,感覺他可以自己跟虛擬的觀眾對話,有點像是廣播的感覺;我也很喜歡便當這裡,阿麗婆的形象很突出,很有溫暖的感受;那〈銀河鐵道之夜〉我想到的是楊佳嫻和鯨向海討論〈大雄〉這本詩集的某些事,他們有討論到銀河鐵道之夜;就是在227頁第二段,我覺得是他很有勇氣的地方,很像把自己年幼無知的幻想寫上去,我也覺得他常常會寫出很有韻味的句子,但不是為了企圖讓人陌生化而感到目眩神迷,語氣和態度都比較貼近平凡,讓人有共感,而他只是比較有勇氣說出平凡想過但寫不出的話。〈雜色的孤兒說起──亞細亞的孤兒〉比較像是歷史掌故的東西,但是比較沒有共感;而他的敘述方式常常很有趣。

 

 

陳柏言:我很喜歡他說「你不要把自己的負面情緒帶到廣播」,我覺得這很專業,就像名模生死鬥裡也常會提到這一點;我很喜歡他最後一篇的句子「好像把我的童年幻想放大幾千萬倍」我覺得他把比喻寫得很好「雖然外面只是一片無際的邊緣」感覺透過他的幻想都是可想像的,而他的句子很長,可以連結到陳芳明老師說懷舊感薄弱,就連短暫的歲月都覺得很漫長,很像童玩一樣吧!雖然只是三十年以前的東西,我們卻覺得很遙遠;他會使用「纔」、「喫」等用語,比較具象化。〈銀河鐵道〉寫得滿好的,就很想去看那部漫畫,也推薦大家去看伊藤潤二的作品,也是在講宇宙主題的(文本中有提到);期待誤點的感覺我覺得有時候我也會有,像最近我辦高中同學會,我都騎車去,我會期待紅燈多一點,以延遲跟那些人見面的時間,一開始我有點期待,越接近會希望慢一點,而書寫軍歌那裏(火車之中軍人唱軍歌的情景)真的還滿超現實的;那個,他回到外公家那把旗子也很超現實,算是一種象徵,有褪色感;然後我還滿喜歡給〈給未來自己一封信〉其中使用的一段引文,而且他自己最後有說出自己中年的阿Q想法,「幻想、閃躲、等待」;亞細亞的孤兒寫出了很多我不知道的歷史,有些知道,像是拿著可口可樂(李雙澤民歌事件);附錄的那一篇,濁水溪公社好像還滿有名的!

 

 

鄒適齊:他的作品不是為了寫作而寫作,而是真的寫他經歷過的事情,就很真,我滿喜歡的。第一篇他幻想自己躲在小紙箱那一段,我覺得他寫得很好。呃,先交給熊。

 

 

熊信淵:好啦!其實這樣看完之後我沒有很喜歡馬世芳啦!我覺得他有專家模式和文青模式,可能我人生中沒有經歷過那一段漫長的文青歲月吧!我不會像他擁有時代理想,我之前覺得我怎麼會不太能接受他有些篇的說法,後來發現他很文青,赫然發現自己不能接受的原因。第一篇我很喜歡,因為我很喜歡有職業水準的漫畫,我自己聽廣播的時間只有高三那一年,只能讀書,也跟人沒什麼接觸,帶著mp3換到教室靠窗的位子聽廣播,所以聽了很有感觸,然後他寫「不可以在廣播室宣洩未經處理過的職業情緒」這種強硬的,具有職業專業的口吻我覺得很帥!而邱筠沒有選到很多關於音樂的耶!讓我有點意外

 

邱筠:因為當初在選文的時候,我不太了解大家喜歡的音樂類型,所以只選了〈亞細亞的孤兒〉是大家比較熟悉的音樂,了解一下他書寫音樂題材的方式,因為怕選到不適合的搖滾樂使大家沒有共感。

 

 

熊信淵:〈驀然回首〉、〈時代氣味〉是我比較沒有什麼感覺的東西;然後〈歸鄉離鄉〉很長,這篇是不是把幾篇串在收集成為一篇:然後我很喜歡銀河鐵道他自己創造克莉亞那部分,是我跟他生活經驗比較合就這邊吧!不斷幫還沒形成的故事一直想細節,我以前就常做這件事,人物越來越鮮明但就是沒有具體的故事(情節),但他的書寫並不算我喜歡的方式。亞細亞的孤兒這篇就還滿標準在寫音樂,像張鐵志的書我也翻過,我自己雖然喜歡音樂,但比較不愛音樂的歷史,比較喜歡是作品本身的歷史!但我覺得音樂人都很有時代氛圍、革命的氣質,音樂人多少都一點反動的意志吧!就大家感覺馬世芳是一個很誠實的人很直接、很滿的,但我覺得讀他不會有什麼東西可以再去想,沒有刻意做文學創作。

 

 

卜暉珊:可以從熊信淵的東西來講我的東西,我覺得他寫的東西題材比較多、比較廣,感覺比較像憤青,帶有嘲諷的自己。我會覺得滿好的就我覺得跟我之前看一些「為了唱秋而唱秋」的作品,他的作品知識量比較多一點!剛剛說馬世芳是有一點政治思想的感覺,但我覺得他不是民粹思想;跟其他的作品比較不一樣的應該是〈給未來的自己〉,這篇比較像日記,他沒有刻意想要經營結構的感覺,會覺得很真實但我不知道好還是不好,因為也許會很亂,需要再經過整理,但我都有再想過,所以應該是有再打到我;然後我最喜歡的也是第一篇,「播音員這一頭寂寞和那一頭寂寞就連再一起」那一段,他的句子有點淡淡的,也不是哀愁,室友寂寞感的句子,是我最喜歡的。

 

 

鄒適齊:我覺得他的文字啊!假如換一個心態來看,假如把它當歷史來看,比如他在寫音樂的歷史,是在寫比較好讀的歷史,而不是文學作品,但剛剛有些人會把它當文學作品來看,可以換個方式讀讀看。

 

 

楚然:我讀過張鐵志跟讀過馬世芳,然後兩個我都很喜歡。那,我不知道我大概也是個憤青吧!所以其實他寫〈亞細亞的孤兒〉是我最喜歡的一篇,因為裡面有很多知識和不公平所以我看了很憤怒,然後怎麼講,他寫「這些都有一些純粹近乎天真的勇氣」我就想:「你說的真對!」然後裡面有一段也讓我覺得寫到我們現在這一代;其實我一直對建中青年社有一種敬畏感,他們出太多神人了!像馬世芳,楊照也是;然後,我是因為他寫才開始聽巴布狄倫,覺得巴布狄倫很好聽!

 

 

邱筠:就是我介紹他其實沒有很明確的目的性(不太像很多人因為喜歡某個作家所以想介紹給大家認識),我欣賞滿多作家,而他是其中之一,在音樂搖滾的領域,然後〈亞細亞的孤兒〉這篇,除了因為這是他一貫書寫音樂的典型手法,我選這篇也有些私心,可能是因為亞細亞的孤兒對我而言滿重要的,我很喜歡看大時代的作品,而這首歌的故事是我逆向思維的開端(第一次發現很多作品還有背後的深意)。

 

 

楚然:我想要講一下張鐵志跟馬世芳的關係,我記得張鐵志曾經在馬世芳的書裡有寫。張鐵志當時為校刊寫過一篇搖滾樂的文章,但他發現有一篇文章寫得比他更好,後來發現是馬世芳的文章,所以從此對馬世芳很崇敬。其實我不是很愛聽歌,因為我是音癡,但搖滾樂例外,因為搖滾樂有反抗裝置,我喜歡聽音樂背後的聲音。

 

 

熊信淵:我補充一下,銀河鐵道在日本的文化是很大眾的文化,這已經是超級有名的東西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政治大學教發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