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2-22增進公共管理學習力讀書會1

 

增進公共管理學習力讀書會 第一次聚會小組討論心得

討論主題:西方公共管理學的典範基本發展與變遷

討論書目:林鍾沂‧林文斌譯,Owen E. Hughes 原著,1993,公共管理的世界(臺北:韋伯)

 

壹、傳統模式的主要特徵

一、傳統模式認為政府應該根據層級節制的官僚原則加以構建,該原則在韋伯對於官僚體制的經典分析中,已經說明的非常詳細。

二、政府本身一旦涉入某政策領域中,則政府藉由官僚組織而成為財貨與服務的直接提供者。

三、認為政治與行政是可以互相區隔的。假定行政可以確保責任的貫徹。

四、公共行政是管理的一種特殊形式,必須聘任終身任職的專業公務人員。

 

貳、對於公部門的抨擊

一、公部門的規模受到抨擊:政府過於龐大,消耗過多稀有資源。

二、對於政府範圍的挑戰:政府自身涉入太多活動,有許多替代方法可資利用。

三、抨擊政府的行事方法:官僚體制被認為缺乏效率。

 

參、面臨哪些改變

一、官僚觀點方面:官僚不再是提供政府財貨和服務的唯一輸送管道。

二、政府提供公共服務方面:私部門率先提出的彈性管理系統也正被政府所採納。

三、在行政可以完全中立的觀點上:政治與行政完全分別運作不可想像的。

四、在永業文官的觀點上:終身雇用制已經相當罕見。

 

參:新公共管理

一、傳統模型的問題:

    政治控制:政治與行政無法截然二分官僚體制的問題:缺乏創新精神而沒有效率。而且,官僚體制和民主政治之間的關係也不無疑問。官僚體制若未受到適當課責,將消滅其理性的傾向。而韋伯認為官僚模式具有技術優越性,這樣的論點在今天引起更多懷疑。造成官僚無效率可能有兩個因素,第一是在人事制度方面,造成僵化與形式化,而非菁英主義。而層級節制原則。另有數個次要的層級,例如終身雇用制、缺乏課責等等。

二、經濟、效率與效能

二、傳統官僚體制已經被市場為基礎的新型模式所取代。改善公共管理、消減預算、公營事業民營化等方法似已獲得各國政府廣泛的運用。公部門中出現了市場化的的趨勢,亦即公共活動從公部門轉移到私部門。這種趨勢是透過各種形式的民營化來達成的,其中包括了活動的契約外包。另一種趨勢是公部門開始揚棄將官僚體制視為一種組織原則。市場化隱含著官僚體制失靈的假設,而透過市場還提供服務,是取代官僚體制的重要途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政治大學教發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