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化商品行銷方式改變與消費行為的關聯

 

觀察近期的台灣社會,會發現所謂的藝文展覽活動有趨向多元、百家爭鳴,且愈來愈頻繁的趨勢。進一步探究這趨勢,不難發現隨之而來的是一系列的傳媒宣傳廣告,而規模越大、藝術家名聲越響亮的展覽,更能在各種界面上出現創新、頻繁的行銷方式:預購票優惠、名人參觀代言、媒體系列報導等。這種與以往展覽行銷方式的改變,似乎也影響著個人在參觀藝文展覽層面上的參觀購票意願,以及周邊文化符號商品的消費行為。

 

討論後結論之整理

1. 學者研究顯示,台灣近年來已進入後工業社會(the post-industrial society)與後現代社會。通論而言有以下幾種特質電腦與自動化的製造;資訊、知識與服務在經濟生產的重要性;彈性、扁平的生產方式;壓縮的時間觀念與小而美、片段娛樂的美學認同(王振寰,2010)。本報告以為,如此的後工業、後現代社會的特質亦相當程度地反映在文化商品的行銷上。

 

2. 原本是應隸屬於精英文化的藝術展覽活動,經由後現代大眾文化的標示與解構,轉變為一種去中心化後多元的內容,而這內容把握了片段化、好玩(playful)的特質,這背後的白領知識階級也順著如此的趨勢,設計休閒活動,提供愉悅的感覺。藉由知識與資訊技術的掌握,彈性、扁平的行銷生產組織變化出五花八門的行銷手段,以多元、有趣的各種方式與媒介,傳播文化商品的大眾化性格,促使大眾對該藝術文化產生認同,進而吸引著大眾從事文化消費行為,達成大眾購票進場參觀的目的。

 

3. 迪士尼化是在進入展場後的另一階段開始的行銷表現。正如坎伯爾的體驗經濟所述,消費者需求的是一種感官上新奇的體驗,而沒有經驗過的事物,都可以成為滿足欲求的消費品。紀念品區將消費社會的商品與藝術文化認同特質結合,鼓舞著消費者收藏的欲望,促進周邊文化商品之購買。

 

4. 這一切機制背後的推力也許如同批判理論(critical theory)所認為,文化活動基本上反映了商業資本主義的利益,是一種商業化的休閒活動。此外,透過過去記憶的重新建構,將傳統或歷史包裝以供人們使用與消費,似乎也形成一種人為建構的辦展趨勢與行銷手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政治大學教發中心 的頭像
    政治大學教發中心

    政治大學讀書及學習行動小組

    政治大學教發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