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與討論輯要
閱讀論文
張鼎國:〈「較好地」還是「不同地」理解:從詮釋學論爭看經典注疏中的詮釋定位與取向問題〉,《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一):通論篇》(臺北:喜瑪拉雅基金會,2001),頁15-50。
Q.1 補充:本文中所謂「照原意」或「復健」式理解,可以說是一種講究歷史客觀性原則,講究規範,是一種類似考古學式的精神。而「較好地理解」,則為「比一位作者他自己所理解的更好地去理解他(頁26)」,但這個要求詮釋者優於他的對象之命題,並未完全排除歷史的客觀性,而是更進一步地從歷史之動態演進觀點,要求後來之詮釋者以更為明瞭之方式,掌握作者原先之意,甚至掌握作者所涉及卻未充分呈顯的意思。如果以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來看,前者似乎較為趨近一種以訓詁方式達到理解經典原意的進路;而後者則有點類似「以心證心」,或宋人所謂的「心傳」概念。上回讀書會中,我們讀到黃俊傑教授談「歷史性」,便是從這條詮釋學理論的進路中,結合中國經典詮釋傳統,所提煉出來的。
Q.2 補充:朱子讀書法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初始階段,朱熹強調讀者如何將心思關注於文本;第二,依循分析原文之規則深入文本;第三階段,也是最重要的階段,則是賦予文本新的生命。這可以說是從一種「照原樣」理解,到「更好地理解」的一個過程,換言之,朱熹並不強調單向度地去理解文本,而是要細細體察。第一、第二個階段可以說是單純地熟讀,但從第二到第三個階段,便開始要透過「心」的體知,去證成經典的內容;而所證成的內容不一定是經典中所明示,因此也可以說是一種「創造性詮釋」。
Q.3 談到朱熹,便會想到余英時曾經說過:朱熹比較向Emilio Betti(1890-1968),他關注於解釋對象(文本)的自主性,嚴肅地看待有關作者本意的問題;但並非忽略Paul Ricouer稱之為「距離」(distanciation)之問題,他始終都在對付文本自主性與作者本意之間的拒離所造成之困難(相對詮釋過程&客觀真理之間)。朱熹所言:「理得,則無俟乎經。」即反映出所被闡釋的轉化成為闡釋者精神生命的有機組成,而使經典重獲生命。所以對余英時而言,不僅僅是我們解釋了經典,更重要的在於,經典也解釋了我們。這種切己體驗、體知過程的經典詮釋活動,朱熹與陸九淵並無二致。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