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與討論輯要

閱讀論文

 

黃俊傑:〈從儒家經典詮釋史觀點論解經者的「歷史性」及其相關問題〉,《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一):通論篇》(臺北:喜瑪拉雅基金會,2001),頁337-366。

 

l   問題討論一:

 

黃俊傑教授在本文中指出:「儒家經典之所以歷萬古而常新,主要原因在於經典與歷代經典詮釋者進行永無止境的對話。換言之,經典的『超時間性』(Supra-temporality)與「超空間性」(Supra-spatial)正是建立在時間性之中。」(頁358-359)而「經典之所以永恆,正式因為在綿延不絕的時間之流中,歷代都有繼起的詮釋者,不斷地懷抱著他們的問題進入經典的世界之中,像古聖先賢追索答案。於是,解經者與經典作者及『文本』(text)之間永無止境的創造性的對話,賦予經典以萬古而常新的生命,……」(頁359)

 

然而,這裡所產生的問題,就是當我們肯定「歷史性」賦予了中國經典歷萬古而常新的生命,那麼是否意味著:(1)當解經者依據自身之「歷史性」對經典加以解釋時,暗示了經典透過這樣的詮釋活動而重生;然而,經典本義同時也有被扭曲的可能,如果是扭曲,那麼我們又如何從解經者的「歷史性」加以肯定他讓經典「重生」了?還是其實他的詮釋,是讓經典被「曲解」?(2)更大一點的問題是:解經者的歷史性與經典本義之間的關係,又如何被理解?

 

l   問題討論二:

 

個人較為好奇的是:「經典本義」究竟是什麼?歷代經典詮釋者往往有一個共同的問題意識:「聖人說了些什麼?」這個問題背後其實隱含了一個終極的追尋:「我們要如何理解真理?」聖人作為真理的示現,透過聖人之言理解真理,是在合理不過的進路。聖人之言,便紀錄在經典之中。然而,我們從詮釋史上也可以清楚地看到:不同時代的解經者,詮解同樣經典,竟然能夠解出截然不同的兩個面貌。比如說,鄭玄與朱熹對於〈中庸〉的理解,幾乎可以說是兩部經典。

 

既然如此,我們又應當如何理解這個現象?難道經典的內涵是可以如此迥異地展演嗎?我們是否能夠辨別,哪一種詮釋比較具有優先性呢?即使是真理具有如此多重、多層、多元的面向,那麼我們又要如何理解朱熹的《孟子》與戴震的《孟子》?

 

l   問題討論三:

 

我想提出兩個意見與觀察:

 

(1)從中國文學史上的情志這個觀點,可以延伸到:讀者如何看待文本,同時也會影響所閱讀到的情志。在詩歌史上的「詩人」,與經學史上的「聖人」,位階並不相同,二者的「情志」位階也不相同。換言之,我們現在很多討論都延續著過去新批評的角度,以去脈絡化的觀點為進路去理解文本,沒有走出來。然而,當我們忽略了解經者的「歷史性」,是否也同時忽略了很多事情?

 

(2)「作品本義」或「作者本義」之間,是什麼樣的關係?基本上,這兩者是可以區別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政治大學教發中心 的頭像
    政治大學教發中心

    政治大學讀書及學習行動小組

    政治大學教發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