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2-4】中國思想史學習技巧實驗小組2
壹、討論記錄
一、王邦雄p.319:「他(嵇康)在論辯中利用分析的方法以瓦解對方立論點的做法,其實都可說是《莊子.齊物論》精神的具體表現,也就是「心無措乎是非」的實踐。」請問其做法究竟為何?莊子與惠施的壕梁之辯是否為其例?
答:否也。莊子秋水篇非說明齊物的主題,屬於類似詭辯的論法。至於其具體作法,應從嵇康的文本中找出實例。
二、嵇康的養生法與漢末道家的養生法之異同為何?
答:嵇康的養生法強調清虛靜泰、少私寡慾,並且需要「蒸之以靈芝,潤之以醴泉」韋本p.668認為這大概是受了秦、漢以來方士的影響,道教興起後,修煉術有內外丹之分,這兩者是都重視身心兼施的養生法。然而,道教的養生之道,較具有民間色彩,服食養生不只是為了延年益壽,其甚至允諾人可以成仙、入真、入神乃至於與皇天同形,這說法照顧了一般人民自然而真實的心願,表現了道教住於現世而追求人生幸福的基本性格。
三、韋本p.663:「無措不只是一空頭的功夫......這都是功夫的意義。」其「無措」就是莊子的修養論(心齋、坐忘)嗎?
答:「心無措乎是非」是不執著於任何特定的立場或標準,破除世俗所定義的是非對錯的主張,這比較接近莊子的齊物論思想,然而就方法而言,要達到此境界,必須透過心齋坐忘的修養來完成。
貳、討論心得:
若說到阮籍與嵇康二人,我們首先會想到甚麼呢?有很大的機率是「竹林七賢」中的兩個成員吧!但是可能大多數人不知道,其實七個人不是同「年級」:七人中山濤比阮籍大五歲,阮籍比嵇康大十三歲,嵇康又比王戎大十一歲,長幼之間相差有二十九歲。「竹林」二字,依陳寅恪先生的說法,則是西晉末僧徒「格義」之風盛行,至東晉乃取天竺「竹林」之名冠於「七賢」之上,而河北民間亦以此附會地方名勝;至於「七賢」由來,更只是標榜之義,取《論語》「作者七人」之事數而已。根據《世說新語‧任誕》與〈傷逝〉的記載可知,七賢中大部分不過是「預此契者」,阮籍與嵇康方為其中主角。
直到高中,學生對於竹林七賢的印象大概僅止於口談玄理、行為叛世,又有多少人知道他們是多麼致力於尋找亂世中的生命出口,他們的思想足以承先啟後、作為哲學典範流傳後世。學生們奉為圭臬的課本裡有說到:「玄理在思想上代表渴望自由和解放的精神,這種精神表現在生活上,就是任性不羈和不拘禮俗」(韋政通《中國思想史》上冊頁六四七)嗎?有說明為何與社會上的傳統名教激烈衝突的人能被稱作「賢」嗎?不當失落而失落的答案,或可由七賢主角──阮籍、嵇康兩人的生活與思想略窺一二。要說這次討論有甚麼收獲,大概盡在於此吧!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