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1-1】返穀讀書會
2010.10.18培慧老師演講筆記
v1925年 二林蔗農事件
收購價格、肥料自由
v1988年 520農民運動
種稻人民活不下去,農民福利爭取;種水果、經濟作物,有無更好商品化的條件
v2010 反圈地徵收運動
1925年:對抗產業資本(會社)
1988年:對抗政府、國際資本,全世界經濟一體化
2010年:農地使用買賣(源自於1995年農地釋出方案,2分半就可以買賣,和原本農民訴求相違,反而助長農地炒作)
à政府不管制資本,反而迎合國際資本走向。
農再2008.12說帖:「要建設一個讓都市人流連忘返的新農村」
農民說:「我們就是又瘦又黑,政府只想來幫我們擦脂點粉」
我們應反省:人定勝天、對土地竭澤而漁的態度。
除了土地徵收(圈地惡法)外,還有其他惡法,如:科學園區條例、產業創新條例等。
圈地,是源於150年前,馬克思的想法,由紡織的資本去養羊,把原有的農民都趕走。
稅收繳納比例:
高科技 " 0.3 ~ 1.5%
傳統產業" 3 ~ 5%
一般家庭"6 ~ 13% (主要納稅者)
糧食自己率:
日本 "40%(已開發國家最低)
英國 "70%多(歐洲大國最低)
德國 "80%多
法國 "超過100%
我國 "30%(其中,小麥0%,而玉米10%,所以豬肉自己率九成是假的)
因為全球資本流動,所以國家向資本流動。
現在,資本影響法令修訂,造成政府合法暴力。一方面,我們感覺到農村工作的覺醒;另方面,政府和資本的壟斷加深。
農陣—對農業和農耕的堅持
水平連結組織、工作圈集結、立院修法小組、教育議題擴散(例如:彎腰生活節、農村讀書會)。正因為散,反而連得更深。
農村的危機:
v農糧控制
台灣糧商
1. 味全
2. 大成—中華食物網(中糧:最大股份投資商)
3. 大統
中糧:2008年不讓小麥自大陸進口,目前已100%控制香港的糧食。
台灣2008年的通話膨脹屬「輸入型」,進口物貴,遠端運輸價格(石油價格抬升),供應食物的同時又浪費資源。
à應維持台灣本地多樣化生產、農地合理使用。
v土地徵收
v水資源—造成地下水問題
1. 無水,無法自然滲透
2. 無水,農民抽地下水
例如:工業買水補貼六輕,每年就要花費20億;六輕耗水量35萬噸一天,是整個彰化一日需水量。
社區支持型農業、百哩農業概念的推廣。
農村—社會安全的作用。
你(妳)就是媒體,盡量跟大家傳遞資訊、相互討論吧!
活動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