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1-3】中國思想史學習實驗小組1
讀書會問題討論(老子)
主持人:李亞蓁
記錄者:李冀
與會者:蘇子齊、林岱華、李冀、李亞蓁、陳蒲玥
1. 何謂韋政通《中國思想史》上冊(以下稱韋本上冊)頁140「老子的天大、地大、人大的觀念」?又,同頁,何謂「無極」?
討論結果:
《老子》二十五章,王弼《道德真經註》、河上公《老子章句》作「王亦大」者,傅奕《道德經古本篇》、范應元《老子道德經古本集註》作「人亦大」;依范應元、吳承志、奚侗、嚴靈峯、陳鼓應等人之說,當作「人亦大」。韋本上冊頁140:「老子的天大、地大、人大的觀念,可能來自〈易傳〉天、地、人三才的觀念。」〈易傳〉後出,此說或有不妥;頁141「則老子曾受《周易》影響」言之鑿鑿,較有可議。張岱年《中國哲學大綱》:「哲學家中最初明白地說人有卓越位置的,是老子。」陳鼓應《老子今註今譯及評介》:「宇宙有四大:道之外,加上了天、地、人。這四大的可貴處,就在於體自然而行。」此二說可為前問之解。
至於後問,今行本《老子》二十八章「知其白」下「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知其榮」等句依易順鼎、馬敘倫、高亨、張松如等人之說疑為後人竄入,至魏晉時期而成定本,至今通行,則「無極」之義無關乎原作者之旨;且以王弼註「不可窮也」解之,體自然而行者,不陷於窮亡之境也。
2. 為何本來老子以自然為宗的宇宙觀有可能朝科學方面去發展?老子是否真有「除去一切人為的障碍,把人的世界從自然的世界分開」?(見韋本上冊頁158)
討論結果:
「自然」者,自然而然。《老子》二十五章:「道法自然。」此處之「自然」是一個形容詞,形容「道」生萬物的無目的、無意識的程序。老子的宇宙論類似羅伯特‧波義耳與艾薩克‧牛頓的機械宇宙論以及應用其說的自然神論:以時鐘為喻,上帝將空間這個大時鐘製作好,上緊發條讓時間啟動,接下來的一切都由鐘內的齒輪運行,持續不止,上帝不再干預;而老子「道」的角色類似上帝,其所蘊含的規律,一如運行時鐘的齒輪。老子思想便是希望人們主動同於「道」、趨同其規律。在了解此規律的想望下,是有機會如西方朝科學方面去發展的。然老子思想主要是應用在人生、政治上,再加上以擁有智識為非道、多餘的態度,便難以如西方一般對「道」的規律做純智性的分析,是以老子並沒有「把人的世界從自然的世界分開」。
3. 咀嚼老子思想後,與《論語‧微子》中孔子所遇的農人比較,他們與老子是否有相同或不同處?
討論結果:
單以老子之說與孔子所遇者所言做比較,則二者不同。我們常聽人說,老子的思想是消極的、悲觀的、出世的,這完全是一種誤解。老子提倡「無為」、「虛靜」、「謙退」、「不爭」、「處下」,目的在於減損人類佔有的衝動,緩和人類社會的衝突;老子也說「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功成而不有」、「利萬物而不爭」,可見他仍要人們去「為」、去貢獻自己的力量。《老子》三十二章:「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老子並不反對人們成就功業,只是不希望看到人們爭功、貪圖名利。孔子所遇者,言詞避世,齒舌爭鋒,「利萬物」乎?「不爭」乎?
4. 韋本上冊頁153「反就是自然的態勢,或道之動向」應做何解釋?
討論結果:
以授業師劉又銘教授之說為解:「雖然『道』並不對人間做出價值的規定(儒家的道則會),但是當萬物(尤其是人)朝一個方向過度發展時,『道』就會緩緩地、微弱地、讓人難以覺察、難以防備地將ㄊㄚ(們)往相反方向拉回。重點是,它就只是往回拉,而不是拉往一個特定的所謂『正確』的方向。這點從『價值規定』的角度來說仍是『無為』。」
5. 韋本上冊頁157說「行而知」乃是「經驗之知」;但看前頁之引文,應當是「直覺之知」,韋政通是否錯解?
討論結果:
韋本所引為《老子》四十七章:「不出戶,知天下;不闚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行方見,見乃知,故「行而知」乃「經驗之知」,韋氏並無錯解。發問者理解為「直覺之知」,蓋因閱讀脫漏所致。
6. 韋本上冊頁162第八行至第十二行闡述老子兵學思想的文字,和墨子「主張以戰止戰」的思想有何差別?(韋政通認為墨、道在兵學觀點上不同,但他的闡述文字卻看不太出來不同在何處。)
討論結果:
兩者皆反戰。
墨子以「兼愛」、「交相利」為天欲之法,注重外在客觀法儀。當有不合「兼愛」的暴力侵略產生,「以暴制暴」這種直接行動的反應是客觀「天志」下合理而且理所當然的自保方法;簡言之,只要能止戰,趕快回到符合「天志」的狀態──「兼愛」,怎麼樣都行。
《老子》三十一章:「兵者不祥之器也,不得已而用之。」老子反對的是武力侵略這種「過度發展」的行為,而不反對反侵略時不得已的用兵。重點在於,老子注重內在主觀的「道」,故以《老子》有關戰爭之文觀之,特別強調「兵者不祥」的觀念,蓋希望人們主動避免窮兵黷武的行為。
7. 墨子的認識論消解了天神的權威,認識論的根本意涵是否等於自然科學?為何老子以形上學消解天神的權威較墨子徹底?
討論結果:
《墨子‧非命上》之中,著名的三表法之第二表「原察百姓耳目之實」:任何事物是否真實,必須訴諸人類的感官經驗。凡是經由感官經驗印證的,才是有,才是真實的;凡是不能由感官經驗印證的,就是無,就是不真實的。其認識論如此。不過不能因此以為墨子認識論的根本意涵等同於(經驗)科學,只能說它已具備向此方向發展的可能性。殷海光《思想與方法》說道,科學縱然須從來自感官的「原手經驗」出發,但尚須以此為基礎,再進一步依數學或邏輯方式安排予以組織起來,並依數學或邏輯的方式推論而得的經驗報告,才是科學。單就最能代表墨子認識論的第二表,抑或是從墨子對於三表法的整體運用情形來看,雖富有論證精神,「原手經驗」的安排與組織仍處於邏輯思考的萌芽期。
墨家以客觀的外在法儀為行事準則,但是其權威性則來自於人格天的「天之所欲」,且尚有比聖人明智、代天賞罰、類似西方天使的鬼神。雖是利用天的權威來加強理論的效果,反而使墨子富有科學精神的思想系統,瀰漫著原始宗教的氣氛。老子思想裡,只有自然天,沒有人格天。或以《老子》七十九章「天道無親,常與善人」為反例。陳鼓應《老子今註今譯及評介》:「『天道無親』,和『天地不仁』(五章)的觀念是一致的,……所謂『天道無親,常與善人』,並不是說有一個人格化的天道去幫助善人,而是指善人之所以得助,乃是他自為的結果。」一切以形而上的「道」為依歸,而非形而下且有意志的人格天。
8. 韋本上冊頁152「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對照「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及「道法自然」後,為何「有」等同於「道」或「一」,「無」同於「自然」?
討論結果:
關於《老子》四十章,今行本作「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但是郭店竹簡本作「天下萬物生於有、生於無」。今行本「有生於無」的命題,疑為後出。而《老子》二十五章「道法自然」之「自然」為一形容詞,而非一物;這在前面的討論已提到過。《老子》四十二章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為老子的宇宙生成論。陳鼓應《老子今註今譯及評介》:「『混而為一』的『道』,對於雜多的現象來說,它是獨立無偶,絕於對待的,老子用『一』來形容『道』向下落實一層的未分狀態。渾淪不分的『道』,實已稟賦陰陽兩氣……;『二』就是指『道』所稟賦的陰陽兩氣,而這陰陽兩氣便是構成萬物最基本的原質。……『三』應是指陰陽兩氣互相激盪而形成的適均狀態,每個新的和諧體就在這種狀態中產生出來。」故「有」不等同於「道」或「一」,「無」不同於「自然」。郭店竹簡出土時間較韋氏成書為後,韋氏自以通行本立說。通行本多後人之文竄入,而今本組承襲授業師劉又銘先生之教以郭店竹簡為本,與韋氏之說固異。
9. 王邦雄等所著《中國哲學史》認為天道是超越的無,又是內在的有。依老子的形上體會,一者天道不能是萬物,否則,萬物的弱點它都有,如何生萬物?二者天道不能離開萬物,否則如何支持萬物存在?所以前者表示天道為無,後者表示天道為有,兩者兼有與韋政通之說有所差異,該作何觀?如果無又是有?如何區分有無?
討論結果:
可以《老子》四十章「天下萬物生於有、生於無」作為參考討論。「道」有「無」、「有」兩面性:「無」者,不得以感官認識;「有」者,形容形上的「道」向下落實時介乎無形質與有形質之間的狀態,亦即形上之「道」的實存性。故天道是超越的無,又是內在的有。「無」、「有」立名,遂異不同。授業師劉又銘先生與之同,而韋氏與之異,其因當如前一討論所述。唯題目所引頗有可議:一者,舉雞生雞為例,「弱點」豈有不同?
10. 「有為」是否合於老子的「道」?
討論結果:
尚無定論。待與授業師劉又銘教授請教後另補。
是《老子》四十章「天下萬物生於有、生於無」,宇宙中任何存在皆由道生,「有為」亦然,「有為」之心亦然。
否老子立說,旨在減損人類佔有的衝動,緩和人類社會的衝突,故提倡「無為」、「虛靜」、「謙退」、「不爭」、「處下」。
後記:
授業師劉又銘教授回應:
是的,宇宙中任何「存在」皆由道所生出;但這只是從「萬物生於有」的一面,以及萬物的「內在地分享了道」的一點來說的。若談到萬物的具體的「存在姿態」和「存在活動」,那麼它們就未必能一一地或始終地符合其內在所分受的「道」(這裡是就「道」的「無」也就是「無為」的一面來說的)了,對於自由度較高的人類來說尤其如此。在基督教的脈絡裡,上帝按祂自己的形象造人,但人卻會犯罪會背離上帝,這也是類似的道理。
上面是老子的想法,我們稍後在黃老學裡將會看到比較鬆動的觀點。就黃老學來說,人類任何作為,各家各派的主張,只要「不過度」,就仍然可以算是「無為」,就仍然可以被黃老學所吸納、運用。不過,即使如此,當這些作為、主張進一步過度了的話,那就仍然算是違背了道。
11. 何謂韋本上冊頁166「逆之則成聖成賢」?
討論結果:
「格物致知」的真正意涵,已是儒學思想史上的千古之謎。從最早為《大學》作注的東漢鄭玄,一直到現代的儒學學者,已經爭論了一千餘年,至今仍無定論。《現代漢語詞典》:「窮究事物的原理法則而總結為理性知識。」以朱熹觀點觀之,「知」是知性──包含了智慧與知識;而現代流行觀點的「知」只是指知識,這種觀念變異可能是由於現今社會流行唯物論觀點所產生的影響。無論如何,針對這項題目,本組以朱熹觀點立論:一一究竟事物的特性,當最終整理出它們背後共同的原理法則之時,便得「道」,儒家的「道」;表現於人間行事,一以貫之,「從心所欲,不踰矩」。借《老子》四十八章之句「為學日益,為道日損」,頗合此進程。簡言之,「格物」至於究極天理,遂得「反逆」歸於純仁、純德之人,是謂「逆之則成聖成賢」。
活動照片:
留言列表